-
《无所畏惧》:在这个时代,英国人仍有以卵击石的勇气
ITV的新剧《无所畏惧》(Fearless)是文化/新闻界送给英国人民的一封浪漫情书。
它以2002年英国国防部武器专家大卫·凯利的“自杀”黑幕作引子,2003年伊战前夕英国一处美军基地的高层秘密会晤及杀人意外为导火索,跨越14年接续到今日反恐事态,格局很大。
片头即彰显野心和立场——一个小女孩在高墙上走路,墙体上出现影响近代英国政治走向的事件:
1978-1979年工会大规模罢工,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上台;
1984-1985大规模矿工罢工事件;
1989年4月15日英国谢菲尔德市希尔斯堡体育场发生大规模踩踏;
2007年主战的布莱尔结束十年任期;
2017年3月22日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恐袭,影响英国脱欧公投。
当小女孩走到墙的尽头,出现了唯一的非英国场景,是特朗普在密西西比州东南部城市比洛克西的集会上怒斥记者。
小女孩是剧中女主角的幼年,却更像ITV的自喻:不偏不倚行于危墙,抨击的非哪一个党派,而是试图站在(道德)高点关注英国国运。
如何把大事件串在一起,还要在6集迷你剧中完成,编剧帕特里克·哈宾森(也是《国土安全》和《24》小时的编剧之一)选择了一个很小的切入点。作为犯罪/悬疑类剧集,切入点很自然是一宗谋杀。
人权律师艾玛·班弗尔(海伦·麦克洛瑞饰)接下一宗陈年旧案,已服刑14年的凯文·拉塞尔(萨姆·斯温斯伯里饰)被判谋杀一名女学生,杀人的方式是重击加活埋。拉塞尔的前未婚妻找到班弗尔请求翻案,班弗尔同意接手。
同时班弗尔的家中还住着一位英籍叙利亚医生的家人,被反恐部门日夜监视。作为这位医生的代理律师,她坚信医生赴叙利亚是为救治难民和筹措善款,并非服务于IS。
饰演班弗尔的女演员麦克洛瑞接下这个角色是因为钦佩这个人物是“猎手”,追寻真相的过程中凭理性作反应,从不感情用事。她的信仰是“法律”,出发点却是人与人之间发乎天然的信任,对懦弱的嫌疑人拉塞尔的坚信来自与他短短的相处时光。
两者的结合,令这个角色魅力非凡。
女律师班弗尔的形象在近年的英国荧幕上越来越多。通常是职业女性,尤其是司法系统的中年女性,兼具理性和感性,布满皱纹的脸因为人格魅力而美丽。
很可能与大环境有关,在经济持续衰退,难民涌入导致民众安全感急降的时代,观众更愿意在屏幕上看到正义而温情的女性。
一个更重要的特质是,这些女性角色在政治势力面前保持中立。她们只捍卫自己信仰的司法和正义,面对复杂局面时又有本性的善良支撑,最终逢凶化吉,大快人心。
回到《无所畏惧》。查案初,班弗尔以为自己的对手是当年办案警察的武断和求功心切,后来发现司法体系互相袒护。
更进一步,她发现少女被杀案和事发时近在咫尺的美军基地有关。少女遇害当夜,一组英美高层在此秘密开会。第二天,少女的美军男友被紧急调走,伊战随即爆发。于是班弗尔的对手又从司法体系涨大为英国权力机构的金字塔顶端的集团,要战胜这群精英几乎不可能。
稍微了解一点历史,会发现剧中几位主要角色各有对应。
自杀的武器专家是戴维·凯利。2003年,他在国防部的武器调查报告中对“萨达姆政府拥有45分钟内发动生化武器袭击的能力”生疑,怀疑这句话是布莱尔政府为争取民意发动战争故意添加。
BBC披露这则新闻后凯利作为匿名消息源的身份遭公开,他在接受国会质询后割腕身亡,BBC总裁加维因·戴维斯亦引咎辞职。
迈克尔·甘本饰演的角色影射负责调查“凯利事件”的大法官赫顿,工党领袖新星马修·怀尔德(吉米·巴姆博饰)一角显然有托尼·布莱尔的影子。
一开始,班弗尔完全按照法律行事。被庞大的对手逼到边缘后她一度妥协,以求最起码能换来已入狱14年的拉塞尔的自由。
然而她后悔了。当年因为懦弱被迫认罪,看见希望又被扑灭的拉塞尔一头冲向疾驶的卡车。
该剧的视角如片头所示自上而下,所及之处除了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也下及民众。
拉塞尔象征民众的懦弱和良善如羔羊,遇害少女的家人易被煽动又目光狭隘,是民众的又一面相。
《无所畏惧》的推理部分不算精彩,案情的真相也雷同于此前看过的数部剧集。班弗尔像猎犬一样一心向前冲的过程看起来太过理想化,你会怀疑金字塔顶端的人是否真的那么保有善良不敢像掐死蚂蚁一样除掉班弗尔,也质疑容易被煽动的民意如果真如洪水凶猛,班弗尔为何能顺利渡河。
但天真一点也不要紧,要紧的是此时的英国需要这样一部剧集。
它在伊战黑幕、脱欧公投后恐袭仍不断的时刻为公众带来一个无畏无惧绝不低头的女律师形象,让人觉得一切都有希望。
《无所畏惧》几乎是个神话,但这个神话亦触及隐晦的难题。
比如这个影射布莱尔的工党新星领袖的角色,他虽然有罪,但如果他的本质良善占上风,又真有能力带领英国走出迷雾呢?他的罪能否被掩盖,以牺牲一两人的代价为国家换取更大利益?
但显然《无所畏惧》的编剧相信的是一个更理想的运作方式:首先保证公正,让个体利益得到保证。
影视剧是时代最好的镜子,在这个时代,英国人却仍然愿意发扬以卵击石的天真。
-
39年前,演唱会上男人无所畏惧,用音乐点燃了全世界人心中的圣火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39年前,英国伦敦的 温布利球场上空,13颗卫星蓄势待发,7万人挤得满满当当。 信号从这里发往太空,全球150个国家 卫星直播,整整19亿观众守在电视机前。——这就是1985年7月13日的盛况——拯救生命(LiveAid)演唱会。 演唱会众星云集,而最高潮,无疑属于牙叔——这个穿着白色背心,留着小胡子的男人。 他是 皇后乐队的主唱—— 佛莱迪·墨裘瑞( FreddieMercury)也许你没听过这个名字,也对 摇滚乐不甚了解。 但当你穿越时空,听到现场这个旋律的时候,你也一定好像想起了什么吧? 没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诉说的故事——牙叔·墨裘瑞。 1970年·英国希斯路机场 时间回到1970年,英国希斯路机场,24岁的牙叔还做搬运工。他有一口标志性的 龅牙,沉默寡言,但工友们都知道,他正在追寻一个音乐梦…… 有关这段梦想,我们今天大概能看到两个版本,一个传奇,一个真实。 我们先说传奇的那个,它来自2018年的传记电影,斩获5项奥斯卡提名。 电影中说,牙叔出生在一个宗教家庭,父亲反感他夜夜酒吧的行为,并不支持他的音乐梦。 但牙叔摔门而去,只留下一句,将来像你一样? 也恰好是这一天,牙叔在酒吧中,撞见了 微笑乐队的“最后一次”演出。这支乐队在伦敦大学城小有名气,但散场后,牙叔听到乐队成员们在争吵。 主唱认为,自己必须离开了,你们两个书呆子,只靠着这点儿大学城的功夫,注定一辈子都火不了。别耽搁自己,自己还有更好的乐队。 就这样,吉他手布莱恩和鼓手罗杰被抛弃。 然后,目睹一切的牙叔就走了上来。他递来一张纸条,说,这我写的歌,缺主唱可以找我。 鼓手罗杰委婉的表示,可能你那口牙不 太行。但紧接着,牙叔就用一段横跨八度的清唱镇住二人。 又说,我天生比别人多四颗门牙,所以,口腔更宽,音域更广。 我想我会考虑你们的邀请…… 毫无悬念,牙叔就这样成了主唱。 但第一次登台,狭小的酒吧里却还是充满了嘲笑。 牙叔不管不顾,而是一把将麦克风连根拔起,边唱边跳,甚至连歌词都给直接改了,小小的酒吧空间一下子就变成了牙叔的王者天地。 那气场,征服了酒吧,征服了大学城,也同时征服了一位名叫玛丽的女孩儿…… 这就是传奇故事中,牙叔的出场。 似乎,音乐的天赋,个性的张扬,这都是与生俱来,不用解释的。 但事实上,各种传记中,却记载了另一个更加真实的故事…… 来自 印度的少年 小时候,牙叔的爸爸是一个英属殖民地的小官员。 他出生在爸爸工作的地方——英属 桑给巴尔,也就是今天的坦桑利亚。 5岁的时候,小牙叔会经常坐在石头城的码头上,看着远方的船只,想象着远方的音乐。 牙叔的妹妹说,各种印度风、乡村风、英伦风,哥哥脑海里,无时无刻不回响着音符和节奏的组合,聚会时,他总是拿起一张唱片就开始给大家唱歌。 那是哥哥最快乐的时光吧。 一切在8岁的时候不一样了。 那年,父母认为桑给巴尔的教育资源有限。 于是就把小牙叔送回了远在印度孟买的寄宿学校(圣彼得男子学校)。 接着,牙叔的妹妹又提到了一个有点复杂的宗教和 历史学概念。 那就是—— 帕西人,或者说 波斯人。 帕西和 波斯,这是同一个词汇的中国和印度不同的翻译。 就像我们先前在波斯王子的故事里说过的一样,古老的波斯被 阿拉伯人灭国。 他们一部分逃到了 大唐,最终和大唐融合。然而,还有部分呢,逃亡印度。 他们上千年来,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信仰—— 拜火教,也叫做—— 祆教、 琐罗亚斯德教。 他们的教法非常保守,具体情况,已经有不少 唐朝墓碑出土,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总之,帕西人的圣洁和保守,绝对不是我们想象中, 基督教、 穆斯林能与之相比的。 或许,才是牙叔一生悲剧的起点…… 就这样,8岁的小牙叔独自一人来到大城市 孟买——眼前的 印度门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这是他们祖先帕西人修建的港口,上千年来,一直是地球上最灯红酒绿的地方之一。 入学三年以后,12岁的牙叔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乐队——狂热(Hectics)据乐队成员回忆,当时他们靠听收音机学习。 往往是一曲刚刚作罢,小牙叔就能用 钢琴把它完美复制出来,弹得一模一样。 牙叔小时候家里挺有钱的,有别墅和佣人。所以,他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钢琴教育,十指修长,乐感极好。 除此之外, 板球、 曲棍球、 拳击,这也都是他擅长的领域。尤其是拳击,狂热乐队的主唱曾经这样形容牙叔打拳击的样子:——他的眼神里有一种信念,就是那种,去他的,我偏要去做的神态。 狂热乐队每次演出,礼堂都挤满了老师和同学。 小牙叔那种享受舞台霸气,就来源于这一阶段的培养。 同学们都说,弹琴时候的小牙最可怕,那激情四射的样子,真的就像他已经到了 极乐世界一样。 然而,10年级的时候,校长却给17岁的牙叔带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 校长说,因为,牙叔没有通过考试,不能再留在孟买了。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牙叔似乎第一次尝到了生活的艰辛。 而就当他垂头丧气坐船回到桑给巴尔时,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遇见的,才是最真实的世界…… 一切都没了…… 1964年,18岁的牙叔正在别墅里听着 披头士的音乐。 枪声划破了宁静。 桑给巴尔爆发革命,英国殖民者人人自危。 一个发小问牙叔,革命了,你觉得你能活多久? 牙叔答,不知道为什么,我脑子里突然蹦出45这个数字,这是什么意思呢? 来不及多想,几天后的一个傍晚,老爹只带了两口箱子就拉着一家人挤上了开往英国的 轮船…… 初到英国,一家子没身份,没工作,为了生活,父亲去到了一家餐厅当会计。 母亲找到了一份售货员的工作,就连牙叔也在家附近找了份体力活儿。工友们都笑他有双女人般纤细的手。 而此时的牙叔,也像坠落凡的王子,不再张扬,只是默默地干活。 一切都没了,他不知道这双精通钢琴的手还能否再度回到舞台。 在熬过最初几年的艰辛后,父母支持牙叔继续读书深造。牙叔想上 艺术大学,可没有 高中文凭,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愿意为他敞开大门。 在皇后乐队的名单中,我们发现,吉他手老布47年生人,鼓手小罗,49年生人,贝斯手约翰,51年生人。 而我们的主唱牙叔,为什么比他们都大,出生于1946年? 其实,这正是那段艰辛岁月的印记,19岁的牙叔为了音乐梦,不得不在英国重新读完高中,才终于申请到伊林艺术学院,如此以来,他就比同学们整整大了3岁。 另外,当同学们都在享受着大学生活,玩儿着乐队的时候。 我们的牙叔,还要勤工俭学,去机场打工。 吉他手老布,这是伦敦 帝国理工学院的天理物理学高材生。 鼓手罗杰,这也是伦敦医学院的牙医学学士。 人家其实组得是顶尖大学高端局,只有牙叔像一个半工半读的旁观者。 还有传奇故事中的女孩玛丽,他和牙叔的相识,又来源于皇后乐队最艰苦的一段时光…… 梦想vs金钱 大概在牙叔登台一年后,皇后乐队的威名传遍每一所大学和酒吧。牙叔决定拿更多的演出,让更多人听到皇后的声音。 但这就像现在的YouTuber一样,白天上班,晚上剪片。当时的皇后乐队也一样,晚上驻唱全凭兴趣,收入很少,白天大家都还有正经的工作要做。 所以,怎么办? 牙叔自信的说,出唱片。 众人不语,只有老布冷静的指出,要做出唱片,就得有公司和你签约,而签约有需要更多的演出积攒名气,但你出唱片的出发点却又是为了拿更多的演出。 所以,你这在逻辑上完美死循环。 不愧是学 天体物理学的,老布号称被 吉他耽搁的天文学家。 当年他在学术上,还曾硬刚过一个学长,名叫 霍金,好了,不扯远了。 总之,皇后们这次站在了兼职与全职的分水岭上。 如何更进一步? 大家都显得有心无力。 但牙叔突然又说,我有办法——自费录样带。 这个时候不止老布了,高材生们都尴尬的反问,钱从何来? 不要紧,第二天他们就将发现,牙叔已经把乐队唯一的财产——一辆面包车给卖了。 还说,罗杰,你跟我去西伦敦市场倒卖二手服装,这活儿赚钱。 老布,你不是学霸么?多帮中学生们补课,这又是一笔收入。 还有约翰,你好好考试,把那笔巨额奖学金拿到手。 这样一合计,白天上班,下班赚钱,夜晚驻唱,不出三个月,绝对能攒够录样带的经费…… 这就是牙叔,曾经有一段他的真实采访,据说画面中浮夸的劲头才是他真正的性格。 果然,三个月后,钱攒够了,牙叔也在二手服装市场里,认识了一生的挚爱——女友玛丽,这也是一位倒卖二手服装的女孩儿。 接着,在“租”来录音棚里,如果说这叫租的话,其实以他们当时的资金实力还远远不够。 他们只能等录音室无人使用的时,赶紧录制,因此经常都是半夜干活。 四个年轻人在音乐上的想法几乎无穷无尽,乐器或非乐器都在麦克风前留下了梦境一般的声音。 牙叔浮夸的造型,就这样,一张唱片,五首单曲,像时光胶囊一样,记录下了1971年底,25岁牙叔的声音…… 当时的牙叔说,皇后,我们的乐队从此以后就叫做皇后,因为这个名字足够张扬,我想不出来还有谁比我更张扬了。 接着,样带投递,可无数家 唱片公司,却一个个都石沉大海…… 甚至有公司回应说,你们乐队挺棒的,但我们并不看好你的主唱…… 这其实还是在内涵牙叔的外貌。 所以,张扬,你的张扬在哪里? 接下来的故事,我们先按传奇版本,帮大家理清故事脉络,再用真实版本,为大家补充细节。 百代唱片的橄榄枝 传奇故事里说,就在乐队最失望的时刻,他们的样带被百代唱片的一位星探发现了。 星探约他们见面,只问了一个问题,告诉我,皇后为什么能脱颖而出? 牙叔答,我们是四个特立独行的人,我们的听众也是。我们的歌,唱给那些受排挤、被边缘、被孤立,找不到归属的人,我们属于他们,我们是一家人。 听完这段回答,星探毫不犹豫的签约,还派来一个名叫保罗的男人,为乐队经纪打理。 接着,星探为乐队安排上了一档BBC的电视节目,但为了演播效果,他们必须假唱。 牙叔虽然满腔怒火,但也只能低头服从。 然而,当晚录制的歌,就叫做《杀手皇后》(killer Queen),哪怕是假唱,舞台上牙叔也忘我投入,将这首歌瞬间唱成了一首大红大紫神曲,不光是英国,歌曲专辑还杀入 美国榜单。 回家后,玛丽问牙叔,突然有那么多人听你唱歌,你是什么感觉? 牙叔答,我有音乐,就会无所畏惧,我注定成为我理想中的自己。能给我这种感觉的,除了音乐,还有你。 说完,牙叔拿出一枚戒指向玛丽求了婚,玛丽眼含泪花的接受,并承诺永远不会摘下来。 接着,正当两人准备更进一步的时候。 乐队成员们突然闯了进来,他们说,百代唱片决定趁热打铁,为乐队安排全美巡演,我们真的要站上国际舞台了。 接下来,皇后的威名一路响彻全美,从 东海岸到西海岸,从 休斯顿到 新奥尔良。 皇后的歌声就像熊熊燃烧的圣火,大洋彼岸、四面八方,那些被孤立、被冷落的人,都聚集到了这把圣火之下…… 牙叔的内心 每次演出之后,牙叔都会和玛丽通电话。 但就在某天深夜,一个卡车司机从电话亭前经过,牙叔像被击中了一样,愣在原地,直到卡车司机走进了厕所,他才缓过神来…… 巡演结束,皇后乐队大获全胜,老板乐得合不拢嘴。他希望乐队接下来继续复刻《杀手皇后》的成功, 摇滚、呐喊、归属感,越多越好。 但乐队成员们却并不这么想,尤其是牙叔,他认为皇后必须尝试些新的东西。 他说,接下来的专辑将叫做《 歌剧之夜》(AnightAtTheOpera)它将融入 希腊悲剧的忧伤, 莎士比亚的诙谐,还有音乐剧一般的热情。 它将是一种全新的音乐体验,让所有人,全都归属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