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河月明 >明朝未解之谜之朱允炆下落大揭秘,情况究竟如何?_朱棣最后找到建文帝了吗?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

明朝未解之谜之朱允炆下落大揭秘,情况究竟如何?_朱棣最后找到建文帝了吗?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

作者:投稿 时间:2022-11-28
  • 明朝未解之谜之朱允炆下落大揭秘,情况究竟如何?

    朱棣靖难军入城,攻进皇宫,而朱允炆从此下落不明,这确实是明代的第一未解之谜。若对明史有所兴趣,确实该对于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的下落有所了解,因为这个“未解之谜”还是非常有趣的。

    先看看一首《逊国后赋诗》: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环拱,夜漏无声水自沈。遥相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传说这是朱允炆写的一首流亡诗,这首诗确实写出了逃亡在外的人的无奈心境和悲叹的情调。据说,万历朝时,内阁首辅张居正曾将此诗呈献给万历皇帝朱翊钧阅读。

    当时,仅11岁的朱翊钧曾向首辅张居正问及关于建文帝的下落,而张居正回答说:“国史虽不载此事,但故老相传,言建文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人无知道。至正统间,忽于云南邮壁题诗一首,有‘沦落江湖数十秋’之句。有一御史觉其有异,召而问之。老僧坐地不跪,曰:‘吾欲归骨故园。’乃验知为建文也。御史以闻,遂驿召来京,入宫验之,良是。是年已七八十矣。莫知其所终。”(参看《明神宗实录》)

    若这一段记录是真实的,那么,这表露了几个重要信息:其一,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张居正没有办法给朱翊钧一个明确的答案;其二,张居正表示,传言建文帝是削了发穿上和尚服从密道走了,没有人知道去哪儿;其三,后来,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年间,云南出现了“沦落江湖数十秋”的诗句,御史觉得有蹊跷,想召老僧来问,而老僧却坐地而不跪,说要归骨于故土。因而发现,原来是建文帝,入宫验证后,确实是建文帝,当时一有七八十岁,但后来就不知所终了。

    建文帝(剧照)

    这一段记录倾向于这一一种看法:建文帝靖难之军入城后,并没有死在宫中,而是逃走了,后来还当了和尚。那么,这是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的真实下落吗?

    历来,关于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的下落,有两种主要说法:一是“死于宫中”之说;二是“出家为僧”之说。

    建文帝是死于宫中或是由密道出逃,清代史学家也不没有明确结论,乾隆四年史官编修的《明史·恭闵帝本纪》曰:“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这记载用一个“或”字,记录了两种说法,表明当时也还没有确切的结论。

    关于“死于宫中”的说法主要是依据这明史说记载的关于“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的说法(参看张廷玉《明史·第一册成祖本》)。

    此外,《明太宗实录》第九卷在记述“奉天靖难事迹”时,还记载着:燕军攻陷京师之后,朱允炆“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而朱棣登基之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亦曰:“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明实录·太宗实录》)

    还有,《明史·建文皇帝本纪》也记载着:“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还有:“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

    可是,这些记载仍是让人存疑的,并没有明确证据能说明朱允炆是“死代宫中”。这是因为:其一,朱棣当时并没有能确定从火中拉出的尸体就是建文帝本人,而是“诡云帝尸”,而且,还提到燕王入宫后将皇后的尸骨作为皇帝的尸体,匆忙下葬。有了认为关于朱允炆被烧死在宫中是朱棣编出来的谎言,其目的是为了使他自己登基更顺利,以建文帝的死来消除朝中反对他即位的阻力。其二,史书中记载着朱棣登基之后,还派出胡灐、郑和等亲信大臣前往各地追寻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这恰恰证明了靖难军攻入宫中时,朱允炆并没有被烧死,否则,朱棣就没有必要费尽周折派大臣四处密查朱允炆的下落。

    正如民国史学大家孟森在《建文逊国考》进一步所说的:“成祖命中使出其尸于火,已验明的系建文,始以礼葬,则何必疑于人言,分遣胡濙、郑和辈海内海外,遍行大索二十余年之久?”

    建文帝画像

    因而,比较多的人相信关于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下落的第二种说法,即“出家为僧”之说。而关于朱允炆出逃,有描绘得很形象、很具体的。

    比如,当时,在燕军攻进都城之后,随后进入皇城,而建文帝知局势已不可挽回,他只有一死,他欲以死殉国。此时,皇帝身边的内侍突然想起太祖曾留下了重要遗物,专为应急准备的。朱元璋在临终前留下一个红铁箧,嘱咐内侍在国难时打开。

    内侍知遇到国难了,遂取来铁箧,大开来看,见箧中藏有度牒三张,写有名字,一名为“应文”,一名为“应能”,一名“应贤”,并有袈裟、鞋帽、剃刀等。建文帝见后叹曰:“此乃天数!皇祖早知有此劫难,因而作此安排。”建文帝遂命翰林编修程济为他落发,而吴王教授杨应熊、监察御史叶希贤也相继落发,而后他们分别成了应文、应能、应贤。建文帝的亲信大臣齐泰、方孝儒等见此情景,痛哭流涕,表示愿誓死相随,而建文帝认为,众人皆有家小,坚决不允跟随。随后,放火焚烧了宫阙,只带走七岁的太子朱文奎、少监王钺及翰林待诏郑洽等九人一同从秘密地道逃出。

    关于建文帝从密道逃出后,离开皇宫之后的去处,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一说是建文帝化名为“应文”后,潜逃出城,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或匿于穹窿山皇驾庵,直至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才病亡,亡后葬于庵皇驾庵。

    另一说是建文帝先是逃往云贵地区,而后辗转于南洋,以避开永乐朝搜寻大臣的追查,据说,在大理还有朱允炆的后人。

    还有一说是建文帝逃到了湖南,隐栖于九嶷山的龙回寺,传言龙回寺还存有一些能表明建文帝曾在那里待过的遗迹。

    建文帝(剧照)

    可是,以上这三种说法均缺乏有实证价值和充足理由的证据。比如,关于匿于穹窿山之说,主要是因为穹窿山有福臻禅院,而朱棣的军师姚广孝曾在那里当过主持,传言是姚广孝在“靖难之役”后拒绝官爵厚禄,辞别朱棣,隐于穹窿山归隐禅寺中,而他秘密保护了逃亡的建文帝,乃是心有愧疚,藏文帝是报恩。此说的证据有:一是拈花寺后的小山冈只准许帝王、僧宗归宿营养,不能随意侵扰,且山口有“三皮村”,乃是“三避村”之意。二是《苏州府志》《木渎小志》里均有“建文逊国曾稅驾于此”“积翠庵、一名皇驾庵,明建文帝逊国时曾稅驾于此“等记载,且有记载称:“姚少师道场在焉,相去数武,有皇驾庵一片地,犹称隐僻......相传建文帝逊国曾稅于此也。”(张有誉《积翠庵纪略》)三是穹窿山下有一条小径称“万人泾浜”,其苏州方言为“犯人泾浜”,据说当时为避免皇坟消息泄漏,造墓匠人全是犯人,墓造好皆被杀死,埋于浜下。四是当地发现了两块“皇驾庵”的碑刻。但所有这些“证据”,皆是带着联想,并非确凿证据。至于辗转于南洋之说和隐栖于九嶷山之说亦证据不充分,令人难以信服。

    此外,还有建文帝晚年归燕都之说,一是传言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太监吴诚遇到一位年已六旬的老人,老人自称是建文帝,因为张三丰说他经历了四十年的痛苦经历,修德已满,可以返国了,因而建文回到了都城。二是王鳌《震泽纪闻》有记载,有一位御史遇到一位老僧,当道而立,任左右呵斥,他岿然不动,御史后来知是建文帝,随即被送回燕都,而英宗唤老太监吴亮来辨认,老僧随即认出了吴亮直呼其名,吴亮假装否认,而老僧笑着表示,当年他在便殿吃鹅,将鹅肉掉地上,吴亮手提茶壶,趴在地上用嘴叼起,难道会忘记吗?吴亮立即扑跪,泣不成声,知道老僧即是建文帝,后来,老僧在宫中安度晚年,死后葬于西山,号称“天下大师”,据说,后来有了在颐和园后的红山上找到“前明天下大师之墓”墓碑。不过,这两种说法也只是传说,或根据野史闲言而传播的,没有确凿证据。

    关于建文帝出逃后的下落,有另外两种说法值得注意:一是说建文帝逃到了云南武定狮子山,在正续禅寺出家,这有一些古迹作根据,方志资料上也有一些依据;二是说建文帝逃到福建宁德,迷藏于支提寺修行,后葬于金贝村,这似乎有一些依据。

    据说,建文帝在出逃后,去过一些地方,后来,逃到了云南武定的狮子山,并在山上的正续禅寺出家修行。武定狮子山被誉为“西南第一山”,便是因为建文帝在那里待过。在正续禅寺内的大雄宝殿上,其楹柱上刻着一副楹联,很有意思,可以看出所指的是建文帝的事,对联曰:

    “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信然皇觉旧;

    叔负侄,侄不负叔,八百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西南第一山”

    正续禅寺的寺内还有惠帝祠阁,阁内彩塑三尊僧像,位于中间的一尊身披袈裟,背靠龙椅,据说就是建文帝。除了楹联、塑像外,正续禅寺内还有与建文帝有关其它一些遗迹,如“龙凤古柏”“龙隐庵”“月牙潭”“礼斗阁”等,后来,还有一块“帝王衣钵”的牌匾。

    “帝王衣钵”匾

    有人注意到,清朝在修订《明史》时,便记载着建文帝可能到过云南,因而记载有:“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此外,康熙年间的《武定府志》中也有记载曰:“建文帝,止于狮山正续寺数十年。”这种种迹象给人一种比较可信的印象,建文帝或许真的逃到云南狮子山,并极可能在正续禅寺修行过。

    另一有很有影响的说法是,认为建文帝流亡闽东,这是综合《明史》、查继佐的《罪罹录》、闽东野史,特别是当地的一些古迹而得出的结论。

    这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于明建文四年(1402)在燕王朱棣大军攻陷入宫城后,成功出逃,在出逃后,起先曾想聚集力量想复辟再登基,但被镇压,后来避难于避难于雪峰寺,最后出家在支提寺修行,而去世后葬在上金贝山上的古墓里。

    首先,建文帝之所以最后会逃亡到宁德,是因为他幼年时有一位老师叫周斌的就是宁德人。周斌曾任中都国子司等职务,而朱元璋在世时,常经常让太子朱标到中都凤阳学习,因而,朱标与周斌很熟悉,周斌后来成了朱允炆的老师。京都被燕军攻陷时,周斌正在宁德老家守孝,这有可能是建文帝逃亡于宁德的原因。

    而且,宁德民间还流传过一出闽剧称《建文帝哭师》,其唱词说到建文帝失去皇位后,很后悔不听周斌教诲,因而逃到宁德,后来周斌去世,建文帝常到其老师墓前哭拜,诉说心中的悔恨。这一出戏或许是建文帝曾过宁德的佐证。还有,宁德境内山丘遍布,交通不便,容易封锁消息,建文帝逃亡至此,比较安全。

    其次,建文并非一下子就到宁德的,而是经过了曲折的路途。先是乘船到达京都的神乐观(今光华门外),出逃的人很几路行动,建文帝与程济、郑洽等人南下浙江,而叶希贤、杨应能等人扮作建文帝的替身,往不同方向而去,以迷惑追兵;建文帝等经秦淮河,进入胭脂河,再到溧水,而后,他们经溧阳、宜兴到达太湖,不久,到了苏州、吴县(明、清《苏州府志》《吴县志》对建文的踪迹皆有记载)。在吴县停留一阵子之后,建文帝等人沿着京杭大运河抵达杭州,然后再经富春江到达浙西。入冬后,他们到达浦江县,呆在郑宅镇的郑洽家好长一段时间。但是,第二年的元宵节建文帝在观灯时被认出,因为认出了人跪拜建文帝,因而泄露了行踪,一个叫陈忠的举报,官兵围郑宅,建文帝等藏于枯井中,躲过一劫。之后,建文帝等离开浦江,经金华、丽水而到达浙南刘伯温的老家青田县,在此遇到了刘伯温的大儿子刘琏,正是在刘琏的指引下,建文帝等人离开青田,从温州出海,沿着海岸线南下,才到达宁德,在“金溪里濂坑村铁沙溪”的地方上岸。宁德期间,建文帝曾积极筹备力量,准备复辟,但后来没有能成功,便被迫潜往福州的雪峰寺。据说,在雪峰寺期间,还恰巧遇到了郑和,建文帝劝郑和助他起事,而郑和哭着表示不能够,随之离去。(参看査继佐的《罪惟录》)。后来,建文帝辗转于支提寺等寺庙,而圆寂后,便葬于上金贝村山上,现今,这一座古墓称为“上金贝古墓”。

    宁德支提山疑似建文帝陵寝(上金贝古墓)

    再次,“上金贝古墓”相传是一位姓金的太监墓,但却碑上却刻着“禅师之塔”,这非常奇怪,疑是建文帝墓。

    在宁德金贝村山上,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古墓,民间流传说这是一座姓金的太监的墓,可是,后来发现,墓刻落款是“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当地的文史材料里没有能发现关于这一座姓金的太监墓的记载。后来,经过南京大学明史研究专家潘群、明史学者马渭源等的考察,认定该古墓为浓缩版大明皇家陵寝,也就是建文帝陵墓。

    上金贝古墓最初发现时的样貌

    一是该墓规制与格局具备明初皇陵特征,采用宝山明楼制,构建及纹饰隐含明帝陵规制,官帽椅状主陵、龙形石刻墓手、舍利塔须弥座、横向如意云均显现墓主系明初皇室成员。而墓埕台阶层级、墓台砌石层级、舍利塔基座砌石数均隐现“九五”之数。

    二是该古墓的墓刻落款“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其含义是在暗示,墓主是一个得到皇太祖御赐龙袍袈裟的,同时也是皇太孙的历经沧桑的朱姓王孙和尚。所指的还是朱允炆。

    三是该古墓舍利塔的莲花基座造形与安徽凤阳明皇陵及淮安盱眙明祖陵的莲花座造形完全一致,这种造形在明朝只有朱家可以使用;古墓前的金水河、金 水桥,古墓建筑的龙刻构件,怪异的墓制,宏大的规模,加上冒着犯下“大不敬”重罪的风险而不署建造年代,这些迹象表明,墓主该是大明第二位皇帝建文帝。

    上金贝古墓

    最后,据瑞迹寺所传下的住持释性化的说法,建文帝在宁德时,曾有一次与朝廷军队对抗,僧兵死了很多人。释性化的说法是,当时,永乐帝发现了建文帝踪迹,便派兵前来镇压,而寺中3000多僧兵拼死抵抗,最终全部阵亡,尸体就被埋在附近山沟里,瑞迹寺也被毁坏。后来,僧人重建瑞迹寺时,考虑到戾气太重,因而在放生池中放入九个大缸镇压,并每日诵经超度亡灵。而且,在永乐朝中期,在闽东通往周边的浙南、闽中的古官道两侧,曾有数十座寺庙(如瑞岩寺、香林寺、屏南灵峰寺、宝岩寺、周宁灵鹫寺、云门寺等)在同一个时期遭到毁坏,至今宁德及其周边地区的荒野中还留存有石柱、石槽、石碑等。而地方史志记载有“集体毁寺”现象,但却语焉不详。这很奇怪,被认为可能与抵抗官兵来剿灭建文帝有关。

    史书称建文帝惠帝天资仁厚。与建文、永乐同时的朝鲜国王李芳远曾评论说:“大抵人心怀于有仁。建文宽仁而亡,永乐多行刑杀而兴,何也?”大臣赵浚回答:“徒知宽仁而纪纲不立故也。"(《朝鲜王朝实录·太宗实录》卷8,四年九月十一日条)确实,朱允炆过于宽仁而不谙熟武力,所以,败于朱棣之手,最后,却不知所终了,令人感叹!

  • 朱棣最后找到建文帝了吗?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一说我的看法。关于朱允炆最后的生死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一个谜团,有研究学者认为朱允炆最后做了和尚,这一点在《胡濙传》里有过记载,把这个作为了一个依据,还有就是很多地方发现的一些所谓的朱允炆没有死的证据。也有人说郑和下西洋就是朱棣派出去寻找朱允炆下落的一个举动。但是在我看来这些东西都不能作为朱允炆没有死的证据。我个人觉得朱允炆就是在那场大火中死了。

    首先咱们来说一说关于朱允炆最后做和尚的故事。说是朱元璋早就想到自己的后世子孙会有劫难,于是在皇宫挖了一条密道,还留下了一个锦盒,说是后人有难的时候打开他。这个盒子里面放的就是一套和尚的用品,朱允炆在靖难的时候,自己被围,无法脱身,打开了锦盒。把自己乔装打扮成和尚从密道里逃离了出去。关于这个传说,我觉得应该是支持建文帝或者希望建文帝活着的人杜撰的,只是他们的一种期待。为什么这么说呢?朱允炆那个时候别人都死了,只有他自己从密道跑了,这一点说不服我。还有就是做为一个皇宫,朱元璋却要挖一个密道,要知道皇宫里面都没有高的树的,就是怕藏刺客,他就不怕有人发现这个密道然后钻进来么?还有就是现在之前皇宫的图纸也没发现过有密道过的证据。反正历朝历代的皇宫,要说绝对没有密道那我不能确定。因为清朝紫禁城有过密道,但那个是从军机处到养心殿的短途。和朱允炆那个密道的性质不能比的,一个就是传递信息,而且修在军机处了,安全。另一个是为了脱身,那应该会比较长,或许都出了京城了。这样的一条密道,脱身的作用大不大不好说,反正安全隐患是很大的。所以我觉得密道之说是不存在的,既然没有密道,皇宫被围的水泄不通,那皇帝自然就没地方跑了啊。

    第二个就是郑和下西洋找朱允炆还有胡濙去找朱允炆。这两个去找朱允炆的行为也说服不了我。朱棣当时天下已经站稳了。他完全没有找朱允炆的必要,就算他可能怀疑朱允炆没有死,但朱允炆做皇帝的时候就斗不过他,现在皇位都没了,更斗不过他了。不要说朱允炆有号召力,凡是终于朱允炆的都让朱棣给解决了,他的号召力从哪来啊。要是说当时民不聊生,大家效仿陈胜吴广起义,假托扶苏公子还说的过去,但当时明朝没问题啊,老百姓们闲的么?突然有一天有个人跑出来说自己是朱允炆,让他们帮自己,就会有号召力?要知道,在民间燕王的地位一直是很高的。好,就算说朱允炆依然有号召力,但只要朱棣就确定了朱允炆就是个死人,谁又能相信死而复活呢?反而是朱棣派人去寻找朱允炆才会留下了空子,才会有人趁机钻空子。想想明朝朱棣年间,有过人假托朱允炆身份造反么?就算是建文帝幸存的支持者也没有过这种行为吧。后人绝对不可能有当时的人了解当时的情况。如果建文帝真的没死,哪怕有万分之一的证据,都很有可能有人假托建文帝而对抗朱棣。可问题是偏偏没有。那就说明就连建文帝的支持者都觉得他死了。而且以朱棣的政治智慧,他会很清楚关于建文帝是死是活这件事,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做,也就等于什么都做了。完全没必要去找他。

    所以我给出的结论很简单,朱棣根本不会去做这么没有意义的事情,建文帝就是死于大火之中。至于所有围绕他的传闻,或是支持者的念想编造的,或者是一些文人设想的,但都从逻辑上面说不通。

  • 明英宗复位后,徐有贞和石亨、曹吉祥等人最终下场如何?

    夺门之变,英宗复辟

    景泰八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他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就把自己十分信任的大臣石亨诏到了病榻之前,对他一番嘱咐,安排自己的身后事,石亨看着病重的朱祁钰,又考虑到他已经无后了,为了自身利益考虑,石亨下定主意要帮助明英宗朱祁镇复位。

    明英宗朱祁镇

    在当时,北京城里有一种说法,有一群文臣在劝朱祁镇立太子,太子的人选是襄王朱瞻墡的长子。石亨也参与了抗击瓦剌的战争,在这之后石亨很受器重,石亨也有自己的盘算,如果朱祁镇死后,他在新一届政府中,待遇会如何就不好说了,而帮助朱祁镇复辟,那么肯定是首功一件,以后就算朱见深继位,待遇肯定也不会差。

    于是石亨就联络了宦官曹吉祥,前府右都督张鞁,对他们说道,现在皇帝已然病重,又没有子嗣,不如趁这个时候,助太上皇复辟,这也是大功一件。于是这三人为了以后的荣华富贵,开始谋划帮助朱祁镇复辟,当然就靠三个人难成大使,他们又去找了杨善,许琳等人,在许琳推荐下,又把左副都御史徐有贞招募进来。

    夺门之变

    一群人一番商议后,决定就在景泰八年的正月十六动手,在这之前曹吉祥提前告知了孙太后明英宗准备复辟的消息,在皇宫之中得到了孙太后的支持。正月十六当晚,石亨,徐有贞等一行人来到南宫,撞塌了南宫宫墙,放出了朱祁镇,一群大臣簇拥下,朱祁镇来到了奉天殿复辟登基。

    英宗复辟后,“功臣”的下场

    几天之后,于谦,王文等大臣被杀害,而帮助朱祁镇复辟的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均得到了加封,石亨是谋划夺门之变的首要人物,被封为了忠国公。最开始朱祁镇非常感激石亨帮助自己复辟,对他是言听计从,石亨也越来越跋扈,在朝中结党营私,想要攀附,巴结石亨混个一官半职的,竟然多达数千人。

    石亨画像

    石亨大量收受贿赂,打压异己,干涉朝政,很多和他政见不合的大臣都被关进了监狱。石亨最跋扈的时候,无故入宫去见朱祁镇,向他提出各种要求,朱祁镇最开始也由着他,最后实在烦了才下令,没有宣召,大臣一概不得入宫。在石亨权势最鼎盛时,朝中一半的武将都是石亨的门人,后来石亨因为受其侄儿石彪谋反牵连,被削去官职,其朋党大多被革职。不久,石亨又被锦衣卫举报说他图谋不轨,朱祁镇下令将石亨关进监狱,以谋反罪处死,几天后石亨病死在了监狱中。

    曹吉祥是宫中的宦官,在夺门之变后,他和内阁的矛盾不断加大,石亨和曹吉祥经常勾结在一起,打压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官员,因为朱祁镇被太监坑过了一次,所以对曹吉祥还是多有防范。石亨倒了之后,曹吉祥有所警觉,开始和他的嗣子曹钦谋划叛变,结果事情败露之后,明英宗立刻下令逮捕曹吉祥,曹钦投井自杀,曹吉祥被以磔刑处死。

    曹吉祥

    徐有贞在夺门之变后被封为武功伯,出任华盖殿大学士,就是在徐有贞诬陷下,于谦被处死。在此之后,徐有贞和石亨一党互相倾轧,却在石亨和曹吉祥诬陷下,被罢官流放,徐有贞一直希望得到明英宗再次起用,但是事与愿违,经过了石亨,曹吉祥两人背叛后,明英宗已经对旧臣失望了,徐有贞最后病逝在家中。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考中难度有多大?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一条——考科举,做官老爷。能不能做成官老爷,那就要看你有没有本事通过科举考试了。

    科举制度的缘起和发展

    科举考试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式微于元朝,辉煌于明清,结束于清朝。从隋朝公元605年持续到到清朝公元1905年,主宰了1300多年来无数读书人的命运。就像今天的高考一样,科举考试也是一座独木桥。

    相对而言,通过了科举考试就能够有官老爷可做,其实惠和难度自然非今日之高考可比,也许比今天的博士考试还要难。

    在没有科举制度以前,朝廷是怎么选派官员的呢?隋朝以前,汉朝采用的是“察举选官制度”,就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因为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因此产生了很多弊端。比如一个人即使没有什么品德和才华,却很有可能因为和推荐者的关系而得到任用。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由于缺少背景,往往隐居乡野,郁郁不得志。

    由于找不到一种更加合理和公平的官员选拔方式,荐官制度一直持续到魏晋时期,演变成九品中正制,就是把官员划分为九个等级,分别由地方或者不同部门推荐人选。杨坚建立隋朝,统一中国,到了隋炀帝杨广,公元587年敕令全国州府“岁贡三人”,应考“秀才”,这就是科举制度的雏形,后来增设“进士”和“明经”两项名目,沿袭千年。

    相对于把隋朝给弄灭亡了,隋炀帝首创的科举制度对封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就像今日之高考一样,科举制度自然也有一定的局限和弊端,但是因为它是在一定标准下实施人才选拔,更加公平合理,所以历朝历代,虽然皇帝换了,朝代换了,但是科举制度却一直延续下来,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柄利器。

    通过科举考试能做什么官?

    科举制度经过不断的发展,到了宋朝,几乎已经接近于完善。一系列的考场规则出台,而且官方出版教材,确定一定范围内的考试范畴。为了防止作弊,还发明了试卷糊名和锁院制度。

    有宋以来,科举制度一般上分为四级考试,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通过不同级别的考试,即获得不同级别的头衔,即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一、初阶:秀才

    按照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凡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在取得院试取得秀才资格前,都统一称为童生。古代没有毕业的说法,什么时候考中了秀才,什么时候摘掉童生的帽子。有的人,可能到了六七十岁,还是个童生。

    要考秀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考秀才需要经过三重考试,就是到县里、府里还有省里的提督学政(相当于现在的省级教育厅厅长)三个地方参加考试,只有这三场考试都过了,才具备秀才的资格。秀才录取率30%左右,也没有那么容易。

    在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秀才虽然不是一个官,但是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连妻子都被人尊称为“秀才娘子”。秀才见官,也不用像普通老百姓一样下跪,做揖就可以了。因为秀才已经有了功名,具备了成为官员的潜力。

    二、中阶:举人

    秀才只是取得入县、府学校学习,拔贡,及向上层次考试的资格,不能出仕为官,但是却可以免除差徭。考完了秀才,就要考举人了。在政府指定专门的学校学习之后,就可以参加地方州府主持的考试,取得“举人”的头衔。

    举人在地方上,尤其受人尊敬。考中举人就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可以被人尊称为老爷了。一些举人会受到王宫大臣的赏识,收归门下,逐渐走入仕途。

    举人相当于今天省级地方公开招考领导干部,录用为领导干部或后备干部。举人如果不再参加考试,可以被授予县府教宜、主簿一类的末流佐官,也有担任知县主官的,但是很少。

    在地方上,学历最高的就是举人。考中举人,即使是不做官也是一县名流,几乎能够与县令平起平坐。

    三、高阶:贡士

    中举之后,接下来就是参加朝廷在京师举行的会试了。会试是又朝廷礼部,也就是国家人事部门主持的官员选拔考试,在京城内的贡院举行,考试内容更加全面和完善,考试规定也更加繁琐和严格。通过会试,就能够取得贡士头衔,几乎等同于进入了官场。

    会试相当于今天的博士毕业考试,难度之大,录取率之低,只有5%左右。全国各地,一年录取的人数少的时候不到一百个人,多的时候也只有三四百人。

    因为会试是在为国家挑选治理朝政的官员,全国官员只有几万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空缺,因此会试的录取人数就少很多。

    贡士其实已经是预备官员了,但是还是需要再参加一场考试,也就是所谓的殿试。

    四、超阶:进士

    通过会试,一个月之后,所有取得贡士头衔的人都要参加最后一场考试,也就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段位,相当于今天的博士后。

    殿试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发明,目的是为了对贡士的知识水平进行再次确认,预防那些只是在一场考试中发挥超常,或者通过营私舞弊取得贡士资格的人,在进入官场带来不良的影响。

    殿试的录取率是100%的,只要参加了殿试,就一定能通过,取得“进士”的资格。但是进士却分为三甲,第一甲的叫“进士及第”,只有三个人,即“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的叫“进士出身”,大概百十来人,算是正式录取的人,能力水平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第三甲的叫“赐同进士出身”,相当于一个安慰奖,就是说你水平不行,但是能够通过前面的考试也不容易,给你给“像进士一样”的头衔。

    通过殿试,就可以回家等待朝廷礼部安排职位了。进士,就等于是正经的官老爷了。第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考试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官职。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还相对灵活,考试的内容主要集中于诗词歌赋和策论,到了明清时期,统治者出于思想控制的需要发展出了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就出现了畸形演变,虽然还是读书做官的唯一途径,却对读书人毒害得不轻。

    任何制度都有其局限性,比如今天的高考,应试教育同样也对学生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影响。

    作者:博文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

  • 明宣宗为什么会有朱祁镇这种儿子?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10年,是突然暴毙身亡的。当时朱祁镇才8岁。


    在这关键时刻,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大明风华》里的张妍)不得不临朝听政,大政方针几乎都出自三杨内阁。当时有一个呼声,那就是拥立张太后的另一个嫡子越王朱瞻墉,毕竟“兄终弟及”也是一个选项。

    但是最终张太后否定了这个选项。原因是毕竟作为嫡长子朱祁镇,根据《皇明祖训》是第一顺位继承人,更关键是当时的大明国泰民安,也不存在导致“主幼国疑”局面的外部压力。


    所以朱祁镇天然命好,他不即位,别说那帮文官不答应,就连朱瞻基活过来也不会答应。毕竟朱瞻基出生4个月,就被立为太子了。为了朱瞻基和孙若微,活生生地牺牲了一个原配皇后胡善祥。

    在正统7年,张太皇太后死前。内宫的女人们其实都没有任何的掌权经验,自然包括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而朱祁镇更是如此,真正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大明的内阁。这也是“三杨内阁”有名的原因之一。

    正统11年,“三杨”中的最后一个杨溥去世。也就意味着大明的内政实质性地交给了一帮新晋的文官,而主政的也开始交给了毫无执政经验的朱祁镇。


    正统14年,朱祁镇23岁。他一直长于深宫,毫无历练,只信任身边的宦官。瓦剌太师也先分四路攻击大明。面对这种局势,朱祁镇听从王振的建议,御驾亲征,解救大同。

    朱瞻基在位时,原本就有例行巡边。还曾经主动出击,打过经典的“宽河之战”,以3000骑兵大破兀良哈数万大军。

    但是,朱祁镇和朱瞻基的差别很大。朱瞻基15岁的时候就跟着朱棣秦征漠北了,常年在军中历练。而朱祁镇几乎没有出过宫,身边不是女人就是太监。别说队打仗一窍不通,就连真正的局势也是无法分清的。


    王振利用朱祁镇,想实现自己驰骋沙场的愿望,未果后盖希望实现衣锦还乡的愿望。但是朱祁镇却彻底被他忽悠得差点丢了大明和自己的小命。

    崽卖爷田心不疼。不是自己挣来的,永远不知道珍惜。朱祁镇命好,因为他是朱瞻基的嫡长子,所以他是皇帝,没人反对。大明却差点斗交待给他了。

    ——炒米,或吐槽——

  • 陈友谅60万大军围攻洪都,为何朱文正能凭借数万人坚守85天?

    “洪都之战”是战争史上的一场奇迹,《孙子兵法》曰:“十则围之”,而当时朱文正只有区区两万士兵却硬生生的靠着这两万士兵扛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围攻,要知道这可是整整三十倍的兵力啊,比《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围剿兵力还要多出两倍!最重要的是朱文正扛的时间还不短,不是一个星期,也不是一个月,是八十五天,没看错就是八十五天,差不多三个月。

    至正二十三年四月,朱元璋的死对头陈友谅率领着六十万大军举倾国之力东移攻打位于应天府下游的洪都府,欲以洪都府为拉锯点,与朱元璋展开拉锯。

    负责镇守洪都府的这个人叫做朱文正,与朱元璋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是朱元璋亲二哥的唯一儿子。按道理来说,朱文正是农民出身,坏习惯应该不会有多少,但事实是朱文正把能沾的都沾了,吃、喝、嫖、赌样样精通。

    别的将领驻守城池都战战兢兢,就算玩,也是处理完军务再去玩。而朱文正他每天不是在妓院,就是在去妓院的路上,把军务全部交由手下处理,最令人称奇的是他还亲自谱了一段曲,让妓院的妓女排练。

    洪都府只有两万士兵,而陈有谅有六十万士兵,兵力悬殊巨大。在陈有谅看来,除了兵力悬殊巨大之外,统帅悬殊一样巨大。朱文正只不过是靠着朱元璋上位的一个花花公子而已,而他是从渔夫一步一步踏上现在这个位置的,洪都府必定拿下!这是陈有谅攻打洪都府之前的想法,在攻打洪都府之后,他的这种想法彻底被粉碎。

    陈有谅举倾国之力攻打洪都府的消息在洪都府内传开,洪都府内的将领各个坐立难安,因为他们都认为洪都府的最高统帅朱文正就是一个只会逛妓院的纨绔子弟。别说就这样的纨绔子弟了,就算是换一个像样点的统帅过来都扛不住陈有谅进攻,两万士兵守六十万大军,这跟鸡蛋防石头有什么区别?估计有的将领在当时都把老婆孩子送走了。

    就在洪都府内各位将领忐忑不安之时,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他们印象中的纨绔子弟,突然间变成了一位久经沙场的大将军,言谈举止让他们感到希望。

    洪都府有九个门,分别是抚州门、土步门、宫步门、章江门、桥步门、新城门、琉璃门、澹台门,由于洪都府临近大河,还有水门。

    朱文正进行分配任务,临近水路的抚州门由邓愈防守;距离水路最远的琉璃、澹台两门由牛海龙、赵国旺防守;宫步、土步、桥步三门由赵德胜一人主管防守;章江、新城两门由薛显一人主管防守。

    其中邓愈的防守任务最为沉重,虽然他防守的城门只有一个,那就是抚州门,但是偏偏抚州门邻近水路,而且地势开阔,最方便陈有谅进攻。

    守将安排完成,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来了,那就是士兵分配的问题。要知道洪都府有九个门,而士兵却仅仅只有两万,这两万个士兵平均分配到九个门,也就只有两千多一点点,这要是换成别人估计都要被难死了,但是朱文正用现实行动证明军事天才就是军事天才。

    朱文正将这两万士兵分配下去后,还剩下两千多士兵由他自己统领。他统领的这两千多士兵并不是闲着没事干,而是到处支援。

    四月二十三日,陈有谅的大军通过水路到达了洪都府。洪都府内的众多将领目瞪口呆,河面上的船望不到边,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洪都府并不像是被人包围,而是像被蚂蚁包围,每一位将领的心都悬了起来,说是怕但也不怕,说不怕但也怕。

    二十四日,陈有谅发动了进攻。这第一次的进攻并不是试探性的,而是非常认真的一次进攻,因为陈有谅打定主意洪都府唾手可得。

    陈有谅进攻的城门是郑愈防守的抚州门,士兵源源不断地涌向抚州门发动进攻,但是进攻迟迟不见效果,因为早在陈有谅大军到达之前,各门的防守将领就已经准备好了大量的大木头、大石块,陈有谅的士兵一靠近城墙,大木头、大石块就随即扔下,砸死的人不计其数,一具一具的尸体堆成了山。

    到了二十七日这天,陈有谅忍无可忍了,下死命令:退后者斩!

    陈有谅下了死命令,士兵们没有办法只能向前冲,但是由于墙上的防守武器太过勇猛,所以干脆赌一把,选择最愚蠢的办法——用刀砍城墙。这一砍果真有效,砍出了一个三十多米的大洞。

    最胆战心惊的一刻出现了,朱文正一方、陈有谅一方,都将目光聚集在了抚州门的这个大洞上。朱文正率领着他那两千多人赶到抚州门帮忙,琉璃、章台两门的牛海龙、赵国旺也率领士兵赶到抚州门帮忙。

    按道理来说,到了这种时候城应该破了才对,可是城硬生生的就是破不了。面对拼命往城里扑的陈有谅士兵,城内的士兵用火枪对准大洞口不断的发射。当时的火枪虽然已经普及,但是陈有谅的士兵还是被这种势头给吓到,攻击停顿了一会儿。

    就是这一会儿,邓愈下令叫手下立刻找来木栏,将大洞口给拦住,虽然不能起到城墙一样的作用,但是却能够起到阻碍陈有谅士兵进城的作用。

    木栏的作用显然没有城墙的作用那么大,面对源源不断的陈有谅士兵,城内的士兵渐渐的感到了不支,朱文正也看在了眼里,即刻下令一部分的士兵到城外去抵御住陈有谅士兵的进攻,一部分的士兵拿起水泥刀修城墙。就这样,滑稽的一幕出现了,前面的人拿着刀砍人,后面的人拿着水泥刀修城墙。

    这场仗一直打到第二天的早上才停止,跑来帮忙的牛海龙,赵国旺全部都战死。之所以停止是因为城墙修好了,陈有谅感到攻打无望,下令撤退。

    对于这场战役,陈有谅心有余辜,他怎么想都没有想到,城墙都已经出现了这么大的口子,他竟然还是没能攻破。陈有谅虽然没有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质疑,但是却已经感到了朱文正不是个容易对付的角色。为了方便撤退,陈有谅攻占下了下游的吉安,同时不断对洪都府发动小规模进攻。很显然,这些小规模进攻不可能有效。

    五月八日,陈有谅再一次对洪都府进行大规模进攻,攻击的对象是薛显防守的新城门。这次进攻初期又让陈有谅感到希望,因为新城门的大木头、大石块并没有像之前其他城门的那么猛烈。

    就在陈有谅一方的士兵小心翼翼的靠近城门时,突然间城门打开了,所有的士兵大吃了一惊,在这种情况之下,城内的守将薛显竟然敢将城门打开。薛显率领着骑兵出来砍杀了一会,便撤退回去关上了城门。陈有谅一方的士兵并没有再继续进攻,而是在陈有谅的命令下撤退。

    陈有谅看着洪都府这座城池,气的血都要吐了出来,城里不是只有两万士兵吗?这两万士兵到底是什么士兵?这恐怕是从天上来的吧!这么难打。

    一次一次的进攻,一次一次的败退,想尽办法攻打,可换来的结果是不断的败退。

    战争进行到六月份,陈有谅还是没有办法进入城内,而城内的高级将领死了有四个,前两个就是上面提到的牛海龙、赵国旺,后两个是李继先(洪都总管)、赵德胜。

    有的人估计纳闷了,这么大规模的战争从四月份进行到六月份,一直进行了两个多月,朱元璋去哪了?怎么还不过来支援?其实不是朱元璋不想过来支援,而是朱文正根本没有跟朱元璋求援。朱文正之前虽然在别人的眼里看来是纨绔子弟,但是在他的眼里看来他自己就是一位军事天才,他的叔叔朱元璋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想依靠一座小小的洪都府,尽可能的消耗陈有谅的兵力,为之后的大决战做准备。

    但是当时间推移到了六月份,朱文正派出去了一位叫做张子明的人到应天府去找朱元璋,向朱元璋求援。不是朱文正想找朱元璋求援,而是再不找他就要完蛋了,城内的将士已经接近了极限,包括他自己。在这段时间内,朱文正没有睡过一天的安稳觉,一听到兵器声就得跳起来到处跑,睡觉的时候盔甲都不敢脱,在战场上都不止一次负过伤。

    张子明为了稳妥一点,天黑的时候赶路,天亮的时候睡觉,一直这样走了半个月才走到应天府,含含糊糊的向朱元璋诉说了洪都府的情况。之所以说含含糊糊,是因为张子明并没有跟朱元璋说,朱文正快撑不下去了,而是跟朱元璋说,陈有谅他快完蛋了,如果这个时候进行决战,肯定能打败他!

    朱元璋并不相信张子明的一面之词,而是派了一大堆的人去调查取证,调查取证的结果正好印证了张子明的话,陈有谅在洪都府损失惨重,士气低落,正是决战的好时机。

    朱元璋叫张子明赶紧回去跟朱文正报告,他一个月之后就到。

    张子明从洪都府到应天已经用了半个月,生怕朱文正撑不到他从应天到洪都府,不分白天黑夜的赶路,最终出现了意外。

    就在接近洪都府时,张子明被陈有谅的士兵抓获,陈有谅希望他能够向城内的士兵喊话,不会有援兵了,赶紧投降。张子明答应陈友谅。就在陈友谅拉着张子明到城下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张子明大声的喊道:“大家一定要坚守下去,援军很快就要到了!”

    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的陈有谅当即将张子明处死。

    自此之后,陈有谅再也没有对洪都府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不是他看着大量的士兵死亡良心发现,而是因为他知道一场决定他生死的战役即将来临。朱元璋已经率领全部的兵力,全部的人才正往他这个地方行驶而来。

    七月十九日陈有谅撤退,前往鄱阳湖与朱元璋决战。

    “洪都之战”正式结束。

    “洪都之战”朱文正能够用两万士兵抵御六十万大军的攻打,主要在于以下四点:

    第一点、陈有谅虽然拥有六十万大军,但是这六十万大军不可能一股脑的全部扑上去,一个城门前方的地就那么大,不可能装得下六十万人,只能够死了一波再上一波。

    第二点、负责洪都府城门防守工作的邓愈、牛海龙、赵国旺、赵德胜、薛显每一个都是久经沙场的将领,在朱元璋发家之时就已经活跃在起义的前线。

    第三点、陈有谅无情无义,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他之前的领导倪文俊、徐寿辉都是死在了他的手上。他的好兄弟赵普胜也死在了他的手上。面对靠着杀害领导,杀害兄弟,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人,没有几个人会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

    第四点、朱文正是个实打实的军事天才。

    结语

    朱文正虽然是一个军事天才,但是他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心胸狭窄,这个缺点导致了他后来悲惨的一生。朱文正用两万士兵镇守洪都府抵御住陈有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朱元璋问他想要什么官,只要不是太离谱都能接受。可是他却假惺惺的跟朱元璋推迟,以为朱元璋会直接任命他当高官,没想到朱元璋将他的推辞当成了真,依旧让他待在洪都。

    朱文正的心理开始不平衡,我的那些手下都在发达地区,而我身为“洪都之战”当中功劳最大的人竟然还待在洪都,太不公平了(自己作)。

    朱文正心理不平衡,又没处彻底发泄,日积月累就成了走极端的引线。朱文正为了报复朱元璋竟然暗中联系朱元璋的死敌张士诚,试图颠覆朱元璋。但是还没等他开始实施,他暗通张士诚的消息就传到了朱元璋那里。朱元璋当即亲自赶到洪都,用鞭子与朱文正进行了交流。原本朱元璋是想杀了他,但在马皇后的劝阻下,朱元璋只是将他囚禁了起来,这一囚禁就是直到死。

#历史传奇 #古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