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起陇西 >《风起陇西》高堂秉下线,陈恭成为新烛龙,他真的叛变了吗?_风起陇西里的烛龙是谁?

《风起陇西》高堂秉下线,陈恭成为新烛龙,他真的叛变了吗?_风起陇西里的烛龙是谁?

作者:投稿 时间:2022-11-28
  • 《风起陇西》高堂秉下线,陈恭成为新烛龙,他真的叛变了吗?

    剧版《风起陇西》对原著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高堂秉和陈恭都是郭淮实施“青萍计划”的重要棋子。高堂秉资格较老,早早打入蜀国司闻曹,代号“烛龙”,暗中窃取蜀国情报。

    陈恭表面上是蜀国打入魏国的间谍,代号“白帝”,与司闻曹的冯曹掾冯膺单线联系,但实际上他又投靠郭淮,在高堂秉暴露身份被抓之后,成为新“烛龙”。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属于叛变吗?

    首先高堂秉“烛龙”身份的暴露,是郭淮有意为之,目的在于让陈恭立功进入司闻曹的高层。

    陈恭为什么既能获得蜀国和魏国的同时信任?对于蜀国来说,陈恭的父亲原是李严手下大将,当然是自己人;对于魏国来说,陈恭的父亲在一次掩护李严的撤退中死得不明不白,有理由相信陈恭是为了报仇。

    所以陈恭进入司闻曹高层的真正目的在于接近李严,让李严更信任自己,从而把李严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甚至让诸葛亮付出代价。

    剧情最终的走向如何,关键在于陈恭的父亲是否真的惨遭陷害。很显然冯膺和杨仪是知道真相的,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时机而已。故事的结尾一波三折,非常烧脑,而编剧显然带有“拥刘反曹”倾向,大概郭淮的“青萍计划”会付之一炬吧。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 风起陇西里的烛龙是谁?

    原著中烛龙就是狐忠,狐忠在电视剧有戏份,他是蜀汉中都户属参军,官职并不小,出场的机会也挺多,还曾跟李严讨论过街亭一战。

    从所属阵营来看,狐忠是李严的人,而且还是心腹。为了得到司闻曹的消息,还特意让狐忠打入进去。

  • 刘备临终之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

    刘备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知人善任,比如他很了解诸葛亮这个人善于战略规划和行政管理,但在变化多端的战场上缺少应变能力。

    所以在汉中之战中刘备让诸葛亮坐镇成都,却让法正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

    汉中之战刘备在和曹操的对抗中取得大胜,夺取了汉中这个战略制高点,为接下来向关中北伐创造了条件,而成都在诸葛亮的管理下也走上正轨,成为稳固的大后方,不得不说刘备在用人上还是非常棒的!

    (刘备影视形象)

    刘备临终之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

    首先,刘备临终之前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是刘备在用人方面又一个极为经典的案例。

    诸葛亮这个人一直想当三国时期的管仲,知人善任的刘备很清楚,刘禅的性格和齐桓公很像,是典型的甩手掌柜,如果诸葛亮真有管仲的能力,还真会让蜀国做大,甚至统一天下!

    刘备也深知诸葛亮虽然在治理军队,治理国家这方面是有本事的,但在作战谋略方面确实很一般。

    《三国志》中这样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才,优于将略"

    刘备之所以将兵权交给李严,而没有交给诸葛亮,就是这个原因。

    刘备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就军事才能这方面来看,李严确实要胜过诸葛亮。

    李严字方正,是蜀汉重要的将领,他办事干练利落,年轻的时候就以才干出名了,在很多地方任职都深受器重。

    (李严影视形象)

    在刘备伐蜀期间,李严带着自己的部队投降了刘备,后来不管在什么位置,李严都是最出色的一位,因此深受刘备的喜爱。

    在军事上,他曾两次平定叛乱。公元217年,新道县被高定率军围攻,李严前往解救并大胜高定。更值得称赞的是公元218年,刘备和曹操准备在汉中开战,马秦、高胜召集了数万人的队伍准备起兵对付刘备,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不能将马秦、高胜打败,汉中之战刘备就不能集中全力与曹操作战,不光打不下汉中,搞不好还得被曹操打进蜀地来。

    就在这个紧急时刻,李严带领自己的5000多士兵前去镇压,面对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李严不仅将马秦、高胜军队击溃,平定了这次大动乱,还斩杀了马秦、高胜等人,为刘备解除了后顾之忧。

    从这可以看出李严的军事才能是很杰出的,以少胜多,在关键时刻能首当其冲,绝对是位将才。


    所以,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在永安病危之际,将诸葛亮和李严召回来托付后事。

    刘备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并对诸葛亮说:"你很有才华,一定能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实在是扶不起来,你就取而代之"。然后,任命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将兵权交给了他。

    (刘备托孤)

    可惜,刘备并不能左右自己身后之事,到最后,诸葛亮还是把持了军政大权。

    但在战场上,诸葛亮确实没有指挥的才能,他参与的战役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

    比如,公元228年的1月,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由于过于相信直觉,认为马稷可担重任,不听刘备的遗言,结果后来失街亭而退兵;

    公元228年的12月,第二次出祁山,攻打陈仓,打了20余日,却因粮食不足而退兵;

    公元231年2月,诸葛亮再次率军出祁山,也因打着打着断粮了收兵。

    可见,军事指挥方面确实是诸葛亮的短板。

    (诸葛亮经典影视形象)

    除了以上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那就是后主刘禅的无能,让刘备不得不在临终前为他的儿子谋划。

    当时的诸葛亮已经是丞相,权利很大了,如果再将兵权交给他,必然会出现一人专政的局面,自己打下的江山搞不好做了别人的嫁衣。

    所以将兵权交给李严,靠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来维持着阿斗的皇位,刘备也算是用心良苦啊。

  •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祁山”如今在哪?为何它的军事意义如此重要?

    祁山位于今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东北,当地著名景点就有祁山武侯祠,此地为蜀魏争夺,蜀汉称为卤城,曹魏称之西县。

    事实上历史里诸葛亮并没有六次出兵祁山,他一共有五次北伐,二伐出兵故道,五伐出兵斜谷,其余三次出兵祁山。从战略意图来讲,诸葛亮的初步战略都不是进军关中,而是打算先占据陇西之地,割据凉州,再以陇西为军事据点对关中进行西、南夹击,是一种稳打稳进的思路。

    要做到割据陇西,可以利用高原地形,在东北部的街亭,东部的临渭进行阻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几乎要成功了。

    魏国的军事重心就在关中的长安和郿城,陇西各郡虽有部队把守,却经常需要调动援军去增援,往往被诸葛亮打的措手不及。后来司马孚提议往上邽调派五千民夫屯田,这意味着加强当地农产收支,强化往该地区增兵的数量。到后期魏国对陇西已有严密防范,诸葛亮又反其道而行并出斜谷,这是兵法中的虚实之道。

    严格来讲诸葛亮是要走祁山道,不是指祁山此地作为军事据点很重要,初入祁山道后,山势相对平缓,山间有路,直通西北方向。在西县(礼县)境内有西汉水通向北方,虽说没法用大船漕运,但是可以使用小船运粮以缓解后勤压力,故祁山道实则是有许多便利。另外斜谷道也有褒水,所以能供应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近十万之众进军五丈原。

    古代战争的基础是后勤,战线越远就意味着后勤支出越多,若是连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法解决,就连出兵都是一个问题。并不是说在国内存够粮草,前线就不会缺粮,主要还是补给线的问题。拥有再多的粮草,无法供应到前线都是枉然。

  • 诸葛瞻遗言“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除黄皓可以理解,不制姜维是何道理?

    诸葛瞻说这个话的时候,是在绵竹决战的时刻,绵竹战败后,刘禅直接投降,蜀汉就此灭亡了。

    绵竹之战,非常惨烈,成就了诸葛瞻父子的忠义,临死之前留下一些言语是必然的。但诸葛瞻父子当时究竟说了一些什么,是何意思?这些却存有一些异议。

    诸葛瞻遗言的由来

    为了求证“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这句话的出处,豹眼查阅了《三国志》及裴松之注解、《三国演义》等资料,但都没有找到具体的记载。

    通过查找宦官黄皓的资料,在《元和郡县志》中找到了相关的记载:

    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瞻日:“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景耀六年(263年)冬天,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偷袭阴平(今甘肃文县)成功,从景谷道进攻江油,江油守将马邈不战而降。

    蜀汉后主刘禅命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军前往抵抗。

    到达涪县后,诸葛瞻盘桓不前,尚书郎黄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能让敌军进入平原,但诸葛瞻犹豫不决,最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黄崇为诸葛瞻的失策而失声痛哭。

    由于没有受到诸葛瞻大军的阻挡,邓艾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退守绵竹。邓艾派遣使者劝诱诸葛瞻投降,说:“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琊王。”

    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

    这个过程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记载,但没有提到诸葛瞻遗言的事。

    诸葛亮传: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瞻长子尚,与瞻俱没。

    《元和郡县志》记载,诸葛瞻在涪城,邓艾占据了江油,诸葛瞻说:“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江油,这是我的三大罪过,有何面目返回呢?”

    这里没有交代,诸葛瞻要返回哪里去?

    很可能是属下有人建议撤军绵竹,回守成都,以等待姜维等军队援救。诸葛瞻认为自己有三大罪过,没有颜面回到成都。

    这事就有意思了哈。

    不能除掉黄皓,不能制约姜维,这是在出兵对抗邓艾之前的事,与是否回守成都有何干系?

    既然你接受统兵抵抗邓艾,不去进攻江油,自然有你的理由,何罪之有呢?

    战而败之,有罪,自己不主动对抗,是个罪责的话,你带兵前来干嘛,你答应带兵干嘛呢?

    对于诸葛瞻的三大罪过及这个遗言,豹眼就详细的说一下吧。

    陈寿的《三国志》没有记载遗言一事。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史官常璩(《华阳国志》的作者)前往西蜀,向当地长老考证,听说陈寿曾经在诸葛瞻手下任职时受到羞辱,所以把蜀国败亡归恶于“宦官黄皓窃弄机柄”,同时归恶于诸葛瞻的“无能匡娇”。

    豹眼认为,这有失公允。

    其一,在别的问题中,豹眼谈到过自己的观点,对于这个《华阳国志》不很确信。

    因为该志记载了一个故事,就是曹操与关羽关于秦宜禄之妻杜氏的事。这本是曹操进攻下邳吕布时发生的事,而《华阳国志》却说是曹操与吕布濮阳交战时的事。

    出现如此低级、明显的错误,这部史书如何取信于人?

    其二,陈寿的《三国志》并没有记载诸葛瞻遗言之事,看不出陈寿归恶于诸葛瞻的意思,常璩依据什么就相信长老们所言,认为陈寿把蜀汉灭亡归恶于诸葛瞻呢?

    第三,蜀汉的灭亡,诸葛瞻的确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归恶于他有何不可?难道就是因为受到羞辱,陈寿因此怀怨吗?

    如果陈寿是这个境界,按照自己的好恶记载历史,他的《三国志》还能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成为四大信史吗?

    何况从《三国志》中并看不出有意归恶诸葛瞻的意思。

    《华阳国志》记载:

    尚叹曰:“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

    乃驰赴魏军而死。

    诸葛瞻战死以后,其长子诸葛尚说:“我们父子深受国家厚恩,没有及早斩杀黄皓,以至于国家倾败,还留着这个命有啥用呢?”

    于是,冲向魏军阵中力战而死。

    诸葛尚没有怪罪姜维,而只是后悔没有处决黄皓,这与其父诸葛瞻的遗言不一致。

    作为诸葛瞻父子,是名相诸葛亮之后,慷慨为国赴难,值得尊敬。但也不得不说,诸葛瞻父子实在无能,有愧于其父祖诸葛亮。

    诸葛瞻自言有三罪,陈寿没有记载,《华阳国志》没有记载,但到了唐朝《元和郡县志》才有了记载。

    《元和郡县志》的作者是李吉甫,他的资料是从哪里来的呢?之前的史书咋就没有记载呢?

    诸葛瞻的三大罪过

    不管《元和郡县志》的资料从何而来,但明确记载是诸葛瞻自己说得。

    诸葛瞻承认这三大罪过,也就承认了自己的无能。

    诸葛亮传: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诸葛瞻继承了诸葛亮优秀的基因,能工善书画,博闻强记。蜀人因为追思诸葛丞相,爱屋及乌,也就很喜欢诸葛瞻的才思敏捷。每当朝廷有一个善政佳事,虽然不是诸葛瞻的建言倡议,百姓都相互转告说:“这是葛侯之所为啊。”

    这个葛侯指得就是诸葛瞻,他继承了诸葛亮的爵位,也就被称作葛侯。

    但陈寿认为,对诸葛瞻“美声溢誉”,超过了他的能力。

    这或许是常璩认为陈寿对诸葛瞻有怨恨的依据吧。

    具体来看一下,诸葛瞻是否“有过其实”吧。

    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

    诸葛瞻十七岁就拜为骑都尉,次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

    景耀四年(261年),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

    诸葛瞻与董厥一起主持朝政,也就是说诸葛瞻已经身居权力核心,具备了足够的权力,但除了有点好事百姓都认为是诸葛瞻干得这一点名声之外,没有记载诸葛瞻有任何具体的政绩,可以说毫无作为。

    政绩没有,那就说一下三大罪过吧。

    诸葛亮在世时,屡屡北伐,而且收下了姜维这个得意弟子悉心培养,以将来继承其继续北伐的军事战略主张。

    但诸葛亮病逝后,却把政权交给了蒋琬、董允、费祎,这四人并称“蜀汉四相”。

    蒋琬等人却一改诸葛亮积极北伐的策略,力主防御,不主动进攻曹魏。

    从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到延熙十六年(253年)费祎被魏降人郭修刺杀身亡,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内,除了曹爽有一次进攻被费祎率军击退之外,蜀汉与曹魏没有大的战争,只有姜维率军出击时的小打小闹,多是无功而返。

    这个时期,姜维是力主北伐,继续诸葛亮未竟的事业,但受到蒋琬、董允、费祎的节制,姜维没有多少作为。

    从诸葛亮把大权交给蒋琬等人而没有交给姜维来看,诸葛亮的遗策还是以防御为主,并不主张继续主动北伐。

    姜维受到费祎节制,没办法全力北伐

    延熙十年(247年),姜维升迁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

    延熙十二年(249年),蜀汉朝廷使姜维假节,率军出西平,不克而还。

    姜维自以为熟知西域风俗,文武双全,总想拉拢羌、胡为蜀汉所用,以便控制陇西。但每当姜维想兴兵前往,却总是遭到费祎节制,姜维所率领的军队不超过万人。

    纵然是诸葛亮率领数万大军北伐都难以成功,姜维不足万人何以成事?

    但刘禅还是遵从丞相诸葛亮的遗愿,放手蒋琬、董允、费祎主持军政大事,没有过多的进行干预。

    在此期间,姜维极力北伐的主张受到很大的限制。

    董允之后,由吕乂代董允为尚书令,相当于丞相一职,延熙十四年(251年)吕乂病逝,由陈抵以侍中代替吕乂守尚书令。

    后主刘禅对于陈抵非常宠信,陈抵与宦官黄皓互为表里,权力重于姜维。

    此时,刘禅已经把权力收回,自己依赖黄皓及陈抵亲自处理朝政。

    姜维主持军事,第一次大规模北伐失败。

    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费祎被刺身亡,从此军事大权掌控在姜维手中。

    当年夏天,姜维终于可以调动军队实现自己北伐的愿望,亲自率领数万人马出石营,围攻南安。

    魏国雍州刺史陈泰率军前来救援,陈泰抵达洛门时,姜维却因粮草耗尽而退军。

    苦苦等待二十多年的姜维,大权在握时,第一次北伐就这样草草收场,可见是多么轻率如儿戏。

    这次北伐,起码说明了三方面的事:

    第一,姜维并没有像诸葛亮所吹嘘的那样是如何了得,这与当年的马谡差不到哪里去。就姜维这个情况不杀头免职是轻的。

    几万大军兴师动众,屁也不放就回来了,你这是逗刘禅玩啊,天天喊着要北伐,得不到费祎的支持就委屈的不行不行的,让你说了算,你倒是干啊,就这个结果哦!

    第二,蒋琬、费祎坚决不同意主动北伐是完全正确的,蜀汉根本就不具备这个能力。

    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将帅的统兵能力,都远远不够。

    第三,刘禅还是有想法的,也是主张积极北伐的。受到费祎等人的抵触没有办法,费祎一死,姜维就开始大规模北伐,没有刘禅的同意是不可能的。

    这事绝不会是费祎不同意北伐就不北伐,姜维想北伐就北伐。没有刘禅的点头,都是不可能的事。

    姜维第一次大规模的北伐无功而返,但仍不死心。

    《三国志·张翼传》记载:

    (延熙)十八年,与卫将军姜维俱还成都。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

    延熙十八年(255年),也就是姜维独自北伐失败后的第二年,张翼与卫将军姜维一起回到了成都,向刘禅汇报工作。实际上就是二人出现了战略分歧,回到成都争取得到朝廷的支持。

    姜维极力主张出兵北伐,只有张翼在朝堂上据理力争,认为国小民劳,不应该穷兵黩武。

    此时,蜀汉朝政大权掌握在尚书令陈抵手中,姜维班位虽然高于陈抵,但难免受到陈抵掣肘。

    而陈抵之下,尚书仆射董厥、侍中诸葛瞻、樊建等人形成了荆州派系新的小集团核心,再加上分镇东、北、南的阎宇、胡济、霍弋,荆州派对蜀汉朝廷的军政大权势在必得。

    除了张翼,看不到诸葛瞻等人反对姜维北伐的任何记载,你诸葛瞻不发一言,这是你不能制约姜维的理由吗?

    既然你认为应该制约姜维,为何要做缩头乌龟呢?

    就当时情况来看,刘禅在北伐一事上,还是站在姜维一边。

    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姜维被升迁为大将军。

    如果刘禅贪图安逸,不想劳民伤财北伐的话,是不会升迁姜维为大将军的,何况是姜维已经无功而返的情况下。

    如果姜维一意孤行,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话,他还回来干嘛,直接出兵就是了。

    张翼极力反对,但刘禅还是升迁姜维为大将军主持军事,足以说明刘禅是支持姜维北伐的。

    《三国志·陈抵传》记载:

    大将军姜维虽班在祗上,常率众在外,希亲朝政。祗上承主指,下接阉竖,深见信爱,权重於维。

    大将军姜维位在陈抵等人之上,由于常年驻军在外,很希望亲自控制朝政。但陈抵对上秉承刘禅的旨意,对下结交黄皓等一班宦官阉人,混得游刃有余,深得刘禅信任,其权威远在姜维之上。

    此事一方面看出,陈抵、诸葛瞻等人只是看刘禅的脸色行事,对于姜维北伐并没有自己的主导意见;另方面也看出刘禅具有非凡的制衡能力,绝不是人们印象中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

    没有刘禅点头,姜维北伐的后勤保障就得不到陈抵的支持;利用非荆州派的姜维掌控军队,刘禅就可以避免完全被荆州派所绑架。

    姜维被任命为大将军后,更是整顿兵马,与镇西将军胡济两路出兵,约定在上邽会合北伐。

    但胡济却没有按时到来,导致姜维在段谷被魏军将领邓艾击败,死伤众多,百姓怨怒姜维,而陇西也躁动不安。

    姜维请求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这事就有意思了,史书没有记载,胡济为何没有按约出兵,事后是如何处罚的。

    由于胡济是荆州派系集团拉拢的对象,他违约并没有被处罚,也说明了姜维与陈抵、诸葛瞻等荆州派之间很深的矛盾。

    《三国志·董厥传》记载:

    亮卒后,稍迁至 尚书仆射,代 陈祗为 尚书令,迁 大将军,平台事,后为 侍中,守尚书令。自瞻、厥、 建统事, 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 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

    陈抵之后,董厥代替陈抵为尚书令,迁大将军,与诸葛瞻、樊建一统政事。

    姜维征伐在外,黄皓专权,诸葛瞻等人与之勾结,相互袒护,一起控制姜维。

    从陈抵、董厥主政时期来看,诸葛瞻一直处在政权核心之中,但却始终没有能够控制得了姜维,也就是阻止姜维北伐。

    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刘禅掌控朝政,没有任人摆布,而且诸葛瞻等人秉承刘禅旨意,不能有自己独立的意志。

    诸葛瞻等人与姜维、黄皓都存在很深的矛盾,但在对抗姜维时,他们却站在了一起。

    这说明了诸葛瞻很受刘禅的器重,但还不能左右刘禅的意志,诸葛瞻等人既不能清除黄皓的弄权,也不能控制姜维的屡屡北伐。

    根本而言,诸葛瞻等人想要控制的是姜维的军事权力,而并非姜维要从事的北伐事业。

    说到底,除了政治权利的争斗之外,还是能力不足。诸葛瞻没有能力去左右刘禅,也就没有能力控制朝政。

    回到绵竹之战诸葛瞻的临终遗言,也完全可以说明,诸葛瞻绝对就是浪得虚名,其能力不足以担当大任。

    第一,面对邓艾进攻,诸葛瞻没有决定去争夺江油,这是底气不足。

    自以为不能守江油,是其一罪,那为何不去与邓艾争夺江油呢?死都不怕,还怕失败吗?

    这是能力的问题。

    第二,尚书郎黄崇极力主张占据险要,与邓艾对抗,但诸葛瞻没有采纳,黄崇为之痛心疾首,失声痛哭。这说明诸葛瞻既没有胆量与邓艾对抗,也没有任何谋略可言。

    第三,退守绵竹是消极防御,是胆怯的表现。

    不要以为诸葛瞻父子壮烈身亡,就是勇猛的表现,其实是胆怯、无能。

    既然失去了战机,全部退守成都有何不可呢?又有何无颜返回呢?

    战争需要的是谋略,不是要一个脸面。

    已经失掉了险要位置,退守成都是最好的策略,为何为了一个脸面而放弃呢?这不就是完全为了一个虚名,而不顾蜀汉的安危吗?

    就这一点,足以说明诸葛瞻的愚蠢,诸葛亮咋就生出了诸葛瞻这样的儿子呢?

    因此,诸葛瞻临死之前的三个不能,并没有多少深意,没有多少令人遗憾的地方,完全就是无能的表现。

    由于诸葛瞻父子死得非常壮烈,好像诸葛瞻就有多少本事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饮恨终生一样。

    诸葛瞻就是依靠诸葛亮的福荫和名望,浪得虚名,实无一点能力可言。

    留下这样的遗言,本身就是无能的表现,绝不是有多大的抱负不能实现的怨恨。

    诸葛瞻把蜀汉倾败的罪责归于不能制约姜维,毫无道理。

    第一,姜维坚持诸葛亮北伐的策略,并非绝对没有道理。蜀汉的灭亡还是因为实力不济,而且姜维也没有像诸葛亮所认为的那么神奇。靠姜维一人之力是无法挽救蜀汉命运的。

    第二,诸葛瞻等人与姜维的矛盾,主要还是权力的争斗,并不完全是战略的分歧。

    诸葛瞻不能制约姜维,说到底还是能力不够,斗不过姜维而已,并非有力杀敌,无力回天。

    就绵竹之战的整个过程来看,诸葛瞻所有的操作毫无可取之言。

    一个将帅,绝不是鱼死网破或者杀身成仁就行了,首要的任务是战胜敌人或者保全自己。纵然不能,也应该作最好的打算,绝不是一死了之。

    如果换作是姜维守绵竹,其结果绝不会如此悲惨。就算诸葛瞻听从黄崇的建议,起码也可以拖住邓艾一段时间。

    从绵竹之战的实况来看,邓艾已经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果策略得当,很可能拖住邓艾进攻的步伐。

    相反,如果诸葛瞻能控制得了姜维,早早把姜维处理掉,蜀汉是不是会输得更惨?这是必然的。

    蜀汉后期,能够有一点战斗力的就是姜维。诸葛瞻为何就一心想除掉姜维而后快呢?

    出了争权夺利,没有别的解释。

    在豹眼看来,诸葛瞻临死前短短数语,真实而全面的揭示了蜀汉后期的政治生态,蜀汉灭亡,主要是曹魏强大的实力进攻,除此之外,完全是蜀汉自己一手导致的,其中就包括刘禅重用诸葛瞻这类徒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干的官吏。

    他们除了会扯淡之外,毫无能力可言。

    总之,一句话,诸葛瞻不能制约姜维,战略分歧只是一个借口,实质上完全是权力的争夺。

    刘禅绝不是扶不起的刘阿斗,任人摆布,诸葛瞻没有能力,而且刘禅也不会让诸葛瞻等人除掉姜维。

    在北伐策略上,刘禅还是认同诸葛亮的遗策,支持姜维北伐的。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够除掉姜维的原因所在。

    诸葛瞻以不能制约姜维为憾事,就是一种说辞,毫无意义可言。

  • 诸葛亮三伐拿回武都阴平有什么用?

    收复武都、阴平,是诸葛亮北伐中不多的战绩之一。诸葛亮本人也因此得以恢复了丞相职务(第一次北伐后,诸葛亮自降三级)。

    那么,收复武都、阴平,对蜀国究竟有多大实际意义呢?

    事实表明:武都、阴平,不仅对蜀汉攻防都有极大意义,更关乎蜀汉生死存亡。

    被曹魏近乎放弃的武都、阴平

    武都、阴平,此前曹操已近乎放弃。

    武都、阴平,当时氐族、羌族人口比重较大。

    这些人在曹操与刘备之间,相对倾向于刘备。

    早在曹操讨伐张鲁时,在经过武都氐时就遭遇了抵抗,双方发生了血腥冲突。

    在深得羌氐人心的马超归顺刘备后,这种倾向更严重了。下辨之战时,马超凭自己的号召力就策动了

    马超在羌氐人中拥有很高的威望。下辩之战时,马超策动了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

    汉中之战不利后,曹操担心刘备、马超策动武都氐进攻关中,遂在组织汉中人口迁徙的同时,将武都一带的人口迁走了。

    其后,曹丕时期部署边境防御时,“西守祁山”,直接把对蜀防御重点北迁到了陇西郡,几乎等于放弃了武都、阴平。

    不过,曹魏放弃武都、阴平,并不代表这两地不重要。

    在竞争不利时,把当地人口迁走,是曹操常用做法。他在淮南、汉中都这么作过。

    显然,与淮南、汉中一样,被战略放弃,并不代表武都、阴平不重要。

    那么,武都、阴平对蜀汉究竟有何意义呢?

    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武都、阴平的收复,给蜀汉的攻防带来了深远影响。

    对北伐的影响1:缓解北伐补给困难

    诸葛亮前两次北伐,为时都很短。

    第一次北伐,是战场上失败。不过,总共时间也不过1个多月。

    第二次北伐,进攻陈仓。张郃直接算死蜀军支撑不了10日。(实际支撑20余日)

    在收复武都、阴平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二月出兵,六月退兵,整整4个月。而且,蜀军并非“粮尽而退”,而是“虑粮不继”。如果不是诸葛亮、李严之间内部问题的话,蜀军可能可以支撑更久。

    第四次北伐比第二次北伐,也不过只过了2年,中间还发生了对曹真的防守反击战,显然,蜀汉的生产力不可能出现太大变化。

    其中差异,除了“木牛、流马”的运用外,主要在于补给方式改变了。

    武都收复前,诸葛亮组织对陇右的北伐,其补给路线是:1、物资由西川运至汉中;2、出阳平关,进入魏境,在山高谷深的陇南山地,经500里,才能抵达祁山前线。

    陆路运输已经不易,何况“山行千里”!

    而在武都收复后,蜀军已可以利用西汉漕运。

    西川物资走嘉陵江,然后转入西汉水漕运,经武都,可直抵天水。

    漕运的效率,十倍于山行!

    此后,武都方向,为姜维北伐较多采用的方向。

    邓艾在分析魏蜀形势时,曾表示: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这便充分说明了西汉水对改善蜀军北伐态势的意义。

    因此,诸葛亮、姜维此后北伐,补给效率大为提高。

    对北伐的影响2:进退自由度增加

    夺取武都前,蜀对魏的进攻,缺乏进退空间,远道而来,一旦不利,只有返回汉中。

    武都等地为蜀汉所有后,蜀汉的进退得到较大改善。

    第四次北伐,进入相持阶段后,诸葛亮“粮尽退军”后,并未立刻返回汉中,而是与李严商议“上中下三策”,其中,下策,也就是如果汉中粮运难以保障时,可以退到武都待机。只是李严担心连漕运也因大雨难以保障,呼叫诸葛亮退军,才不得不返回汉中。

    可见,武都为前沿,使蜀汉北伐进退多了一些从容。

    同时,蜀汉的“偏师”活动空间也大为增加。

    此前,偏师往往走狭窄谷道,风险很大。

    第一次北伐时,赵云、邓芝走箕谷。主力失利后,赵云部也陷入危险,幸赵云处置得当才免于大败。

    收复武都后次年,曹真发起伐蜀之战,诸葛亮派魏延、吴懿率偏师,自河池(属武都郡)西入羌中,“和诸戎”,又大败郭淮、费耀,取得了一次漂亮的防守反击胜利。

    此后,蒋琬时期,姜维也常率偏师从武都出发,西入羌中。

    姜维主持北伐时,又以武都为据点,偏师接应降服的胡族首领白虎文、治无戴,也曾偏师攻到西平等地,取得了一定战绩。

    连接羌氐

    早在《隆中对》时,诸葛亮就提出了“西和诸戎”的想法。

    汉中之战后,随着曹操将武都等地氐、羌迁徙,“西和诸戎”几成空话。

    在武都、阴平夺取后,姜维等人得以继续将其活动范围向西北发展,与羌氐取得联络。

    前文中提到的魏延在羌中联络诸胡、姜维迎接白虎文等人便是典型例子。

    此外,武都氐的符健等部,也都曾请降。

    当然,尽管如此,随着郭淮等人在陇右对羌氐胡的拉拢,其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前文提到的武都氐王符健,本人想归蜀汉,但其弟不从,归附魏国。

    对蜀汉防御的意义1:直接威胁大减

    自武都、阴平方向,可以直接威胁阳平关、剑阁,从侧翼抄了汉中的底。

    而且,比起秦岭那些“谷”来,武都道是相对好走的。

    曹操讨伐张鲁时,就优选了武都道,直抵阳平关。

    刘备发起汉中之战时,第一步为“断绝内外”,即切断,或削弱汉中与外界联系。

    而“断绝内外”的主要战场,则是武都、阴平方向。

    张飞、马超与曹洪、曹真的下辨之战,发生于武都方向,而陈式与徐晃的马鸣阁道之战,则是在阴平方向。

    而且,自武都、阴平,魏国不只是能威胁汉中,更能威胁西川!

    后来的历史也表明:汉中失守,姜维在剑阁支撑,但邓艾却从阴平方向直接攻入西川,一举灭蜀。

    诸葛亮时期,由于北方尚在恢复中,陇西残破,魏国暂时无法从武都、阴平发起大规模进攻,但这终究是蜀汉防御体系上的漏洞,是必须补上的。

    对蜀汉防御的意义2:汉中防御的完善

    武都、阴平未得时,汉中最大的威胁方向来自此处,一旦魏军从武都、阴平而来,就可以直接威胁阳平关、剑阁,断绝汉中与西川联系。

    因此,蜀汉虽也加强了秦岭前沿防御,但大军在汉中只敢集中于阳平关、定军山一带,因为那里既是前沿(对西)也是纵深(对北)。

    武都、阴平到手后,侧翼威胁消除,诸葛亮做出调整。

    得手当年,诸葛亮即做出两项调整:1、丞相府营南移至米仓山下;2、筑汉、乐两城。

    如此,在秦岭防御之外,汉中形成了以秦岭诸塞为前沿,以汉、乐、阳平关犄角防御体系为据点的防御体系。

    兴势之战中,面对10万魏军,王平即以兴势为前沿,以汉、乐为后拒,以涪县费祎主力为后援,从容应对,取得胜利。

    遗憾的是,或许姜维对汉、乐防御体系太有信心,居然放弃前沿,采取”聚兵敛谷“之策。

    结果,钟会攻汉、乐不克,阳安关守将却投降,蜀汉亡国之门开启。

    武都、阴平得手后,蜀汉的攻守态势都发生了一定改观。

    蜀汉被灭时,魏军夺取汉中,拥有“重关之险”的蜀汉尤死守剑阁,拥有“一关之险”,而邓艾偷渡阴平,正是从阴平方向打破僵局,灭亡蜀汉的。

    因此,武都、阴平,既关乎攻守大局,也关乎生死存亡,其意义不必低估。

#古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