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君子盟 >唐朝军队下辖16卫,一个右威卫能够拥有多少兵力?_如何看待《金瓶梅》?

唐朝军队下辖16卫,一个右威卫能够拥有多少兵力?_如何看待《金瓶梅》?

作者:投稿 时间:2023-02-19
  • 唐朝军队下辖16卫,一个右威卫能够拥有多少兵力?

    唐初的中央禁卫军主要分为南衙十六卫和北衙六军,其中南衙十六卫指的就是唐初的府兵制的设置。十六卫遥领天下数百个折冲府,这十六卫分别是: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其中,左右监门卫掌诸门禁卫,左右千牛卫掌皇帝侍从、仪卫,这四卫并不分管府兵。

    其余十二卫再加上东宫六率遥领天下600到800个折冲府,各府的府兵有两个任务,其一为到长安宿卫,其二就是出征,其他的时间就是参加训练以及从事生产养家糊口,这就是唐初府兵制的特点。而折冲府的数量一直是有变化的,《新唐书》记载636年的时候,全国有634个折冲府,其中关内就有261个,折冲府最多的时候达到了800个。

    这些折冲府又分为三等,1200人为上等,1000人为中等,800人为下等。而左右卫各领60府,其它卫领40到50府,剩余的就隶属于东宫六率。也就是说右威卫遥领40到50府的兵力,大约四五万的兵力。

    诸卫的最高长官是大将军,为正三品。右威卫在唐初(662年之前)又为右屯卫,张士贵、窦琮、郑仁泰、苏定方、郭广敬等都曾做过右屯卫大将军。其中窦琮是“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在晋阳跟随李渊起兵,立下战功,在武德初年,获封右屯卫大将军。

    张士贵和郑仁泰都曾参与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的心腹武将。郑仁泰在647年的时候已经是右屯卫大将军,之后做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与副手薛仁贵讨伐铁勒,不过这一战郑仁泰是大败而归,而薛仁贵则留下了“三箭定天山”的传奇故事。郑仁泰被降职为左武卫大将军,在两年后再次出兵铁勒取得了胜利。

    张士贵在645年随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因战功卓著,在班师回朝后获封右屯卫大将军。当时,薛仁贵正是跟随在张士贵的军中得以脱颖而出,实现了穷小子到大将军的完美逆袭。

    655年,苏定方和程名振攻打高句丽取得胜利,苏定方因功获封右屯卫大将军。

    郭广敬则是在656年的高宗一朝被任命为右屯卫大将军,郭广敬是郭子仪的伯曾祖,后来在665年因为与上官仪有交情而受到牵连被外放做了刺史。

    662年,李治改右屯卫为右威卫,薛仁贵曾做过右威卫大将军。668年,薛仁贵跟随李绩再次征讨高句丽,这一次高句丽终于被灭,薛仁贵因功获封右威卫大将军,留守平壤,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普遍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后来随着战事的频繁以及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从武则天一朝开始就渐渐没落,唐玄宗时期,宰相张说进行改革,募兵制开始出现。“内重外轻”的府兵制逐渐被“外重内轻”的募兵制代替。这也就导致了边防军越来越多,中央禁卫军越来越少。

    尤其是天宝年间的十大节度使制度,让边镇拥有了很强大的兵力,在有效抵御外藩的同时也让节度使拥兵自重,渐渐和中央叫板。后来的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统兵近15万,是最强悍的存在,755年冬天,安禄山就造了反,安史之乱由此开始,将大唐由繁盛带向衰弱。

  • 如何看待《金瓶梅》?

    在看待《金瓶梅》的问题上,淫者见淫,智者见智。有意思的是,在意“如何看待金瓶梅”的人,往往对它了解不深入,甚至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书。也就是说,是一个求引导,而实际上也是一个被引导的过程。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官方出版这本书的态度,以及背后决策者的看法。相信这是“看待《金瓶梅》”不可错过的视角。

    我们就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两版《金瓶梅词话》的过程来切入。

    这两版出版时间隔了28年。第一版是1957年根据东吴弄珠客作序的刻本重印的线装本,两函20册,以古籍刊行社的名义出版。第二版是1985年出版的署名兰陵笑笑生著戴鸿森校点”版本,平装中下三册。这两版的背后,都与当时的最高决策者,对,就是毛,有关系。

    《金瓶梅》历来评价高,但因为其中的色情描写,不可避免在建国后成为禁书。

    1950年代出版《金瓶梅》,想来是个奇闻。

    根据当事人回忆,说是毛在一次讲话中说,从《金瓶梅》中可以看到16世纪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广阔图景。这书可以被当成内部读物来重印。高干可以开开眼界。

    担任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的许觉民回忆说,毛要印《金瓶梅》的指示,是王任叔在中宣部听的。印数本来定了1000部。王任叔认为印一次不容易,不如印2000部。然后严格控制发行范围。这一版的发行手续特别严格,想买的人要满足三个条件:一年满45岁;二已婚;三省、军一级的高干或学者。而且每部书编了号,购买时要登记。

    出版线装本《金瓶梅》后,毛认为只能作为内部读物。应该另外出版一部经过整理的《金瓶梅》,让一般的读者能够读到这本书。这个意见,周扬知晓,但开始并没有立马开始。过了1年多以后,有一次毛问周,《金瓶梅》的整理本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出版?周这才马上派中宣部出版处长包之静到人民文学出版社,要要求尽快出版排印本的《金瓶梅》。

    据当时参加点校的戴鸿森说,只用了三五个月,稿子就交来了。但初稿是任意删削、改写,几乎“面目前非”。于是,集体反复商议,让戴鸿森单拟整理方案,从头整理。

    从1962年下半年起,政治形势一天紧张过一天。人文社里没有人敢再去过问顶着“淫书”之名的《金瓶梅》的整理出版这件事。直到文革结束后,人文社才从新开始整理。

    这一次的点校可以说是除去了秽亵,像郑振铎说的,瑕去而瑜显。从文本上说是这样,但让你选的话,相信大多数人不会选这个版本。

    上面的出版过程,从侧面说明了几点。第一《金瓶梅》是很好的世情小说,从中能读出历史的存在和变迁;第二《金瓶梅》有很多色情的描写。其实这两点正是它既能流行又能传世的根基,作为畅销小说,里面有禁忌,当然抓人;作为传世作品,写尽世事人情,当然不朽。这两点其实都是人性的偏好,莫回避,请正视。

  • 《水浒传》里那位作恶多端、八面玲珑的高俅最后怎么样了?

    高俅,北宋末年的奸臣。在《水浒传》中,高俅被塑造成一个无恶不作,为非作歹,祸乱朝纲,陷害忠良的狗官形象,与蔡京、杨戬、童贯并称为“四大奸臣”。

    然而历史上,高俅虽然也算是奸臣,但是因为咖位不够,没有能够入选北宋时期有名的“六大奸臣”。”北宋六贼“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水浒传》中的高俅、杨戬没有入选,因为相对于蔡京等前面六个人,他们不是还没有坏透,而是因为官儿不够大,坏的程度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水浒传》中的高俅作恶多端,话这么说是没有错的,但是主要是基于梁山好汉的角度而言。作为站在梁山对立面的第一大坏蛋,高太尉对于无辜林冲的无情迫害,让人咬牙切齿,可以说,林冲上梁山,完全就是高太尉步步逼迫的结果。

    从高太尉迫害林冲看宋朝官僚的腐败

    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林冲的老婆林娘子,说来这父子二人也真实混蛋,京城里那么多等着攀附权贵的大姑娘,高衙内不喜欢,偏偏喜欢上了林娘子这么一个有夫之妇,而且还害了相思病,得不到就想死。这不是混蛋吗?活生生要拆散人家一对恩爱夫妻。

    这个高太尉更是混蛋加坏蛋升级版,干儿子喜欢上了有夫之妇,他就要把人家丈夫弄死,直接明抢一个儿媳妇。高太尉整人可太有经验了,直接挖了一个陷阱让林冲自己去跳。

    钓鱼执法,安排一个人卖刀给林冲,再安排一个人叫林冲带刀进太尉府,假装要看刀,林冲走进白虎节堂,乖乖掉进圈套。鱼儿上钩了,高太尉稳坐钓鱼台,派人把林冲抓了起来。

    白虎节堂是军事会议室,带兵器进入是死罪。林冲就这么栽了,要不是办案的人里面有一个叫孙定的孔目良心未泯,以证据不足为林冲开罪,林冲恐怕就要拉出去砍头了。

    负责审理林冲案子的府尹是高太尉手下的官员,高太尉是原告,既当裁判又踢球,这案子还有什么审理的必要吗?如果有,就是高太尉要把陷害林冲的证据链弄得完完整整,天衣无缝,让人有冤难申,无话可说。

    高太尉陷害林冲,可以看到北宋时期的官僚腐败到了什么程度。林冲说,不怕官,只怕管。试想一下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朝廷正式官员,都能给一个官老爷生杀予夺,毫无反抗的余地,那么普通的老百姓,岂不就是官员和小吏砧板上的鱼肉,想怎么宰割都可以!

    在如此蛮不讲理,腐败无能的政府官僚统治下,老百姓的日子能够好过吗?也难怪宋江晁盖他们要上梁山造反,就是方腊、田虎和王庆等人,要造赵宋官家的反,也是情有可原,理直气壮。因为在官员的盘剥压榨之下,不反抗是死路一条,反抗了还有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太平盛世,谁人愿意去做绿林草莽?就算是宋江这个造反派的头子,走后走上梁山也是因为迫于无赖,要被朝廷砍头了。如果没有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宋江不会上梁山,林冲也不会上梁山。他们之所以选择站到了朝廷正统的对立面,去当乱臣贼子,是因为朝廷,或者说代表朝廷的官员如高太尉、梁中书等官僚败类,不给他们一条活路。

    在高太尉的迫害之下,林冲家破人亡,刺配沧州牢城。从始至终,林冲没有一点反抗的余地,他成了高太尉手中随时可以碾死的一只蚂蚁。

    误入白虎堂的罪名没有整死林冲,高太尉买通押送的两个公人董超和薛霸,让他们在半路上杀了林冲。如果不是鲁智深出手相救,千里护送,林冲在野猪林就将死于非命,称为腐败官僚系统的牺牲品。

    林冲平安到了沧州之后,高太尉还是不放过他,又派遣手下的陆虞侯和富安两个人,前往沧州安排刺杀林冲。

    林冲不死,高太尉就寝食难安!林冲犯了什么罪过,就一定要非死不可?林冲杀了陆虞侯和富安,反上梁山,坚定不移地站在了朝廷和高太尉的对立面,毫无妥协的余地。

    从高俅这厮的发迹看宋朝官僚的腐败

    高俅八面玲珑,这话也说的不错。《水浒传》主要写得是一八零八个梁山好汉的故事,但是在讲他们的故事之前,却在第二节”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先讲了高俅升官发迹的故事。

    施耐庵为什么这样写?因为在逼上梁山之前,要交代一下逼上梁山的社会背景。从高俅升官发迹的故事,就能够看出北宋末期整个朝廷政治败坏的程度。

    高俅是个破落户儿,浮浪子弟,会点枪棒拳脚,踢的一脚好气球。高俅到了瑞王府里送东西,瑞王和几个闲汉在踢球。球滚到了高俅脚下,高俅露了一脚,瑞王直叫好,高俅就这样留在了瑞王府。自此高俅深受瑞王赏识,每日跟随,寸步不离。

    哲宗皇帝死了,没有儿子,作为皇弟的瑞王继承大统,就是宋徽宗赵佶。登基之后,不到一年,让高俅这么一个既没有考过进士,有没有立过军功的闲汉,做到了殿帅府太尉的高官显位。

    只要皇帝老儿喜欢,官职是他家的,他想给谁就给谁,不需要任何理由。上梁不正下梁歪,事情坏在根子里,如果皇帝自己带头走歪门邪道,手底下的官员也就更加肆无忌惮。

    所以北宋末期,徽宗一朝,无论是”四大奸臣“还是”北宋六贼“,败坏朝政以至于酿成了后来的”靖康之耻“都是朝廷政治腐败无法避免的结果。

    靠踢皮球升官发财高俅担任殿帅府太尉,也就是朝廷禁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前后长达二十年之久。他在军营用地上建立私宅,把军士当成自家的杂役呼来唤去,不懂得练兵,更不懂得指挥作战。所以当大金国的统帅带领十万铁骑进攻开封城的时候,大宋几十万人的禁军不堪一击,一触即溃。

    徽宗皇帝慌忙传为给自己的儿子钦宗皇帝,但是还是没能避免被大金国的军队俘虏的命运,最后饥寒交迫,死在了北方的冰天雪地里。可能到死他都没有想明白,自己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完全是因为任用了高俅这么一个浮浪子弟埋下的祸根。

    高俅老贼最终结局如何?

    《水浒传》中,并没有交代高俅最后的结局如何。高俅三次带领朝廷兵马征讨梁山,被宋江和吴勇用计谋捉到了梁山上,林冲要杀了高俅,但是宋江为了招安大计,不敢杀朝廷命官,把高俅放了回去。梁山招安之后,宋江等人征讨方腊得胜回朝,高俅和蔡京等人毒死了宋江和卢俊义,梁山至此灰飞烟灭。

    陷害忠良,祸乱国家,那么历史上高俅最终的结局如何呢?很多人都相信恶人自然不得好死,但是遗憾的是,高俅活得好好的,而且在靖康之耻的前一年,公元1126年病死于开封,不仅极尽哀荣,而且还成功避免了让所有北宋官员生不如死的”靖康之耻“。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

  • 宋朝的官制是什么样的?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这个问题比较大,因为宋朝的官制宋初是一变;到北宋中后期又是一变;到南宋再是一变。这里我分宋初、北宋中后期、南宋时期三个部分进行回答:

    一、宋初官制的创建

    1、中央官制

    宋初沿后周旧制,以“中书”为最高行政机构。中书全称为中书门下,亦称政事堂、都堂、政府、东府,为宰相和参知政事(副相)的议事与办公处,与枢密院(枢府、西府)合称“二府”,为宋代最高政治、军事机构。宋初也沿晚唐、五代旧制,以“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已上为宰相”。

    宋初(直至元丰官制改革以前)的宰相职衔分为侍中、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等,但只有很少几个权位隆盛或德高望重的同平章事衔宰相,才能晋升为侍中衔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平章事,是北宋元丰官制改革前宰相的低级职衔,具有三省六部“丞、郎以上至三师”官称的官员才能担任宰相同平章事“差遣”职衔。初任宰相都是此衔,只有很少数的同平章事宰相升为侍中官衔的宰相。

    宋初参知政事虽作为副相,但其职权、地位都比较低,不在政事堂办公,实际上只是宰相的助理。由于赵普擅权,宋太祖才于开宝六年(973年)六月决定提高参知政事的职权,与宰相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使之真正具有副相的职权。

    宋初沿五代旧制,设枢密院、宣徽院。枢密院简称密院,也称枢府、西府,“与中书(政事堂、政府、东府)对峙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既夺兵部之权,又分宰相所管的军事权,宰相如不兼枢密使,则只管行政事务。

    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副使为副长官;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设签署枢密院事为次副长官;太平兴国八年十一月,又设同签署枢密院事为末副长官。以后新任知、同知枢密院事,即不带枢密副使职衔,实际上是将枢密院正长官自枢密使降为知枢密院事。自此以后,设枢密使为长官,即以枢密副使或签署枢密院事等为副长官;设知枢密院事为长官,则以同知枢密院事为副长官,两套职衔不同时设置。从宋初起,枢密院长官逐渐以文官担任为主,实行“以文制武”。

    宣徽院设宣徽南院使、北院使,地位在枢密副使之上。经常有枢密副使兼宣徽使,亦常有宣徽使兼枢密副使,宣徽使常是晋升枢密副使的阶梯。宣徽使缺时,有时亦以参知政事或三司使临时代职。宣徽院侵夺吏部、兵部及殿中省各一部分职权。

    三司指盐铁、度支、户部(此指六部中户部下的头司“户部司”)三司。宋初沿旧制设三司,号称计省,为最高财政机构,主要侵夺原户部、工部职权。长官为三司使,号称计相,地位仅次于执政,其他礼遇与参知政事、枢密使略同;副长官称三司副使。

    2、地方官制

    宋初承五代旧制,以各节度使辖区为“道”,也用以称地区,如湖南道。至宋太宗时期,地区才统称“路”。宋初路的转运使是作为出征军队的后勤供应官,及至征服一地,即转为运送物资回京,进而成为该地区的财政长官。

    当后周原统治区内节度使掌管的财政权被剥夺以后,也在一个相当大的地区设路,设转运使以掌握该区划内的财权,而节度使只是州的行政长官。在太宗末年以前的分合情况是:“京西分为两路;河北既分南路,又分东、西路;陕西分为河北、河南(原作西南)两路,又为陕府西北路;淮南分为两(原作西)路;江南分为东、西路;荆湖两路,或通置一使;两浙或为东北路,其西南路实兼福建;剑南初日西川,后分峡路,西川又分东、西,寻并之。”

    至道三年(997年),才确定划分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路,广南东、西十五路。其中荆湖南、北路的实际划分,是在咸平二年(999年)。咸平四年,又将西川路和峡路,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江南路到天禧二年(1018年,一作四年)又分为东、西两路。各路的辖区到太宗末年时已基本稳定,以后只是在原区域的基础上或分或合,并无实质性的变化。

    以上的路,称为转运使路,由于转运使司习称漕司,因而也称漕司路,是宋代路制的基础。以后还有提点刑狱司(宪司)路,北宋中叶又设提举常平司(仓司)路、安抚使司(帅司)路。

    路级主要机构为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副使。直至淳化二年(991年)五月以前,路只是财政区划的地区名,转运使主要是“经度一路财赋”,基本上无其他职责。淳化二年(991年)五月,转运使开始增加司法权。同年九月前,御史中丞王化基又提出:“望令诸路转运使、副,兼采访之名,令觉察部内州、府、军、监长吏。”实是请求赋予转运使正式“监司”的职权。史称:“上(太宗)嘉纳其言”。

    这在次年正月涉及转运使职权的诏书中得到证实,诏称:转运使“外分主计之司,虽曰转输,得兼按察,总览郡国,职任尤重,物情舒惨,靡不由之”。诏书还对转运使的其他职权作了叙述,“凡转运使厘革庶务,平反狱讼,漕运金谷”。转运使的职权已超出原先只是“经度一路财赋”,而是具有掌握一路财政、司法和监察大权的重要地方官。“路”已初具后代“省”(行省)的雏形,所缺少的只是行政权。

    路级机构除转运司(漕司)外,不久又设提点刑狱司,主管一路的司法,实际是分转运司的职权。长官为提点刑狱,副长官为同提点刑狱。

    宋代实行中央、州(府)、县三级行政制度,路级机构虽已具备了诸多职权,但没有行政权,并不直接统属州、府,州、府仍由中央直接统辖。府是特殊地位的州,宋初除首都东京开封、陪都西京河南(今河南洛阳)外,只有真定(今河北正定)、大名(今河北大名东)、河中(今山西永济西)、凤翔(今陕西凤翔)等数府。京兆(今陕西西安)虽有府名,长官却称知永兴军,军为军事重要的州,北宋末才改称京兆知府,正式成为府。

    府长官为府尹,缺尹时以他官任权知府事(知府);州级军(通常为军事要地)长官称军使,亦常以他官任知军;州级监(通常为工矿区)长官为知监等,军、监一般只有一二县。知府、知州等遂逐渐成为主要的州级长官,州长官也不再以所在州的级别分高低,而以州长官所带的寄禄官称品级等第为区别。节度使至刺史系列不赴本任,而担任别州长官时,实已类同于其他文武官的寄禄官。

    县通常都统于州、府及州级军监,只有三泉县(今陕西宁强西北)除外。三泉县原隶属兴元府(今陕西汉中),曾是后蜀辖地,是关中入川的门户。乾德三年灭后蜀,五年五月诏令三泉直属中央,至道二年(996年)升为大安军(州级),并将兴元府的西县(今陕西勉县西)划归大安军,但次年又废大安军为三泉县,仍旧直属中央(西县又归属兴元府),直至南宋初。

    县级官员遂以知县或县令为长官,簿书佐官为主簿,治安佐官为县尉主管乡村治安,镇将和厢官(多数为吏,少数为官)主管城郭内治安,但小县只设其中的一部分。在次要的军事要地和工矿区设县级军、监,以军使及知军、知监为长官。

    二、北宋中后期官制变化

    1、三省六部制的重设

    宋神宗元丰五年四月下旬,在宋神宗的主导下,新官制修成,并首先以新官衔任命宰相和执政。五月初一,正式实行三省六部及寺、监制,除保留枢密院、学士院等外,废除原有中央各机构和官称。

    宰相

    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尚书令、侍中、中书令虚设而不任命。以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为左、右相。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负责审核诏旨;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负责草拟诏旨,因而左相虽为首相,但实权则掌于次相即右相之手。还废除宰相所兼昭文馆、集贤殿大学士和监修国史的馆职。

    执政

    废参知政事,以三省次长官为执政,依次为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和尚书右丞,共四员。

    枢密院

    保留原机构,改以知枢密院事为长官,同知枢密院事为副长官;元祐三年(1088年)增设签书枢密院事为次副长官,都属执政官。

    三省的设置

    新官制施行,“官制所虽仿旧三省之名,而莫能究其分省设官之意,乃厘旧‘中书门下’为三,各得取旨出命,既行,纷然无统纪”。同年六月,改依唐制,定为“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复奏,尚书省施行”;并规定中高级官员的任免,左、右相同议,以减少右相权重之弊。随后又进一步明确尚书省六部政事需要取旨的,皆报中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已取旨施行的也不能直接施行,而是送尚书省施行,经过一个多月调整,才改变了初行时的杂乱状况。

    原“中书门下”的中厅(正厅),成为新宰相的办公处兼宰相、执政的议事处,称“三省都堂”,但仍常称之为中书、都堂或政事堂。

    三省分治制度到元祐元年(1086年)时,已显现出效率不高的弊病,造成“文字繁冗,行遣迂回,近者数月,远者逾年,未能决绝”,以后实际上形成事前宰、执共同商议决策后奏进,再以“三省同奉圣旨”名义行下的制度,实质上又恢复了官制改革前的“中书门下”制度。三省分治,将取旨、审核、施行分开,相互制约,事实上并不利于中央集权。

    六部的重建

    将诸多机构归并为六部,是此次官制改革取得的最重要成果。

    吏部。唐代吏部只管中、低级文官的任免、考核等,中、低级武官的任免、考核等归属兵部,这次统归吏部。

    户部。元丰官制改革前,财政全归三司,三司不仅侵占户部和工部的职权,还侵占刑部、大理寺、将作监等机构的部分职权,尚书省职权的很大部分也为三司所侵。这次官制改革,将原三司所管日常财政事务归属户部尚书和左侍郎;原司农寺所管新法的财政事务归属户部右侍郎,户部尚书不能过问,实际上成为第二户部,户部头司户部司因而分为左、右曹。

    礼部。废原太常礼院,将其所夺礼部职权归还;科举事务亦归属礼部。礼部事务较少,从元祐时起,礼部子司的郎官时有省员而互兼。

    兵部。因枢密院的保留,主要兵权不在兵部,兵部仅“掌兵卫、仪仗、卤簿、武举、民兵、厢军、土军、蕃军,四夷官封、承袭之事,舆马、器械之政,天下地土之图”,可见兵部所管除仪仗、武举及地方兵外,主要作为军事后勤部。

    刑部。熙宁时已将三司所属帐司、理欠司归属刑部的子司比部司,三司所属衙司归属刑部的子司都官司。此次官制改革,又将审刑院、纠察在京刑狱司废并入刑部。

    工部。主要职权原全为三司所夺,熙宁时将三司所管坑冶(矿冶)事务划归工部的子司虞部司,直到这次改官制才恢复了工部应有的职权。

    2、北宋中后期新设路级机构

    北宋中后期新设的路级机构中,最重要的是安抚使司,简称帅司;其次是提举常平司,简称仓司,与北宋前期所设的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合称帅、漕、宪、仓,是宋朝最主要的四个路级机构。安抚使习称帅臣。

    安抚使司是北宋在北方、西北和广南常设的路级军事机构,类似后代的省军区。北宋前期的地方军事机构部署司、铃辖司,不仅辖区不定,而且是纯军事的统兵机构,类似于后代的驻军司令部。

    北宋路级常设机构帅(安抚使)、漕(转运使)、宪(提点刑狱)、仓(提举常平)四司,都是以转运司路为基础,但分合并不一致。除帅司路以首府长官知州、知府兼任安抚使外,其他三司皆单独设置,并皆兼有监察知州等之责,因而有“监司”之称。四司中只有仓司与漕司路一致。

    帅司路初设时,陕西(漕司)路设五帅司路、河北路设四帅司路、京东路设二帅司路。神宗时京东、河北、淮南路各分东西,京西分南北,陕西分永兴军、秦凤,共二十三路。而有的合两漕司路为一宪司路。

    帅、漕、宪三路的首府即使在同一路,有时也不在一地,如北宋末年,京东西路漕司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睢阳)、宪司在济州(今山东巨野),而帅司则在郸州(今山东东平)等。本书除特别注明外,提及路的首府,通常是指漕(转运使)司路首府,即转运使司驻在地。

    3、北宋末年官制改革

    北宋徽宗时,还进行官制方面的改革,主要是改变三师、三公及宰相官称等。

    改变宰相官称的理由是,不应“以仆臣之贱,充宰相之任”,以及原有的三师、三公名号未正。遂于政和二年(1112年)九月,将原称三师的太师、太傅、太保,改称“三公”,废三师之称;而以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少”,并将原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废除。

    并称三公“为真相之任”,三少“为次相之任”。尚书令不设,改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改侍中为左辅、中书令为右弼,但设职而不任官。

    另以太宰兼门下侍郎为首相,少宰兼中书侍郎为次相,而蔡京、王浦先后以“三公”的太师、太傅总治三省事,位在太宰之上,称为“公相”,后又将三公改为荣誉衔。靖康元年(1126年)闰十一月,废太宰、少宰,恢复左、右仆射为宰相官衔。

    枢密院在徽宗时,又增设领枢密院事、权领枢密院事为长官之一。

    三、南宋时期官制改革

    1、宰执官称的改变与省并机构

    南宋偏安江左,政简事省,庞杂的北宋行政制度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建炎三年(1129年)四月,首先将中书省、门下省合并为中书门下省,此后实际上只有尚书省和中书门下省两省,但行文及习惯仍称三省;宰相的官称也由尚书左、右仆射分兼门下、中书侍郎为左、右相,改为尚书左、右仆射各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右相,以示左、右宰相通治三省(实际是二省)事,执政官也将门下、中书侍郎改为参知政事,省罢尚书左、右丞。在此前后还曾设“权知(及同知)三省、枢密院事”,则是临时性官衔,属执政官。

    乾道八年(1172年)二月,将宰相的官称改为左、右丞相,同时取消了侍中、中书令、尚书令的虚名,丞相官品升为正一品。开禧元年(1205年)四月,权臣韩侂胄出任“平章军国事”,权位都在丞相之上。

    南宋建立的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设御营使、副使,由执政兼任;六月,命宰相兼任御营使,执政兼副使,总领南宋军队,枢密院有其名无其实。建炎四年六月,罢御营使、副使,恢复枢密院。

    南宋建立之初,虽任命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只是作为执政的官衔,此后又成为枢密院正副长官。南宋的枢密院(包括此前的御营司)是最高军政、统军机构,北宋时的最高统军机构“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已成为皇帝的禁卫机构。

    枢密院正长官常由宰相兼任,有时另设正长官处理枢密院事务。绍兴七年(1137年)增设枢密使、副使,以枢密使为正长官;诸副长官常与参知政事互兼。宁宗时起丞相兼枢密使成为制度。

    尚书省六部的尚书、侍郎,除吏、户部外,常只设其中之一,通治部务。隆兴元年(1163年),除户部四司因财政事务繁多未减外,对其他五部所属各司进行省并。吏部的司封司郎官兼领司勋司,实际只存三司。礼部下属四司,礼部司郎官兼领主客司,祠部司郎官兼领膳部司,实已并为二司;隆兴元年,又诏礼部司、祠部司只设一员郎官兼领,实际上礼部只剩下一司。

    兵部职权本已为枢密院所夺,只管辖民兵、后勤、礼仪事务,建炎三年以兵部司郎官兼领职方司,驾部司郎官兼领库部司;隆兴元年又诏驾部司、兵部司只设一员郎官兼领,实际只存一司。刑部,建炎三年以比部郎官兼领司门司,实剩三司;隆兴元年又诏都官、比部两司只设一名郎官兼领,刑部实际上只剩下刑部司和都官司二司。

    工部在高宗时只设尚书或侍郎一员,隆兴元年则规定尚书、侍郎各设一员;建炎三年以工部司郎官兼领虞部司、屯田司郎官兼领水部司;隆兴元年又诏工部司、屯田司共设一员郎官兼领,实际上四司合而为一司;但淳熙九年(1182年)屯田司独立,工部实际上剩下工部司和屯田司两司。各部司级长官郎官中通常只设郎中或员外郎一员,尤其是礼、兵、刑、工四部的司级长官各只有一员。

    2、地方行政制度改变

    南宋的地方政权机构,大体沿袭北宋。各路仍设置安抚使司(帅司)。转运使司(漕司),除各路都设置外,还因军事需要设随军转运使以供应军需,如建炎三年(1129年)张浚任川陕宣抚处置使,赵开任随军转运使。

    有时合数路设都转运使,如绍兴五年(1135年)任命赵开为四川都转运使,总领川蜀四路财政;而绍兴二年张公济任江、浙、荆湖、广南、福建都转运使,则是除四川四路外,都在其管辖之内。这些都是临时措施,正常的仍是由各路转运使主管本路财政。

    诸路提点刑狱司也仍是路的常设机构,南宋初年为加强治安,各路曾普遍任命武官为提点刑狱,不久停止。乾道八年(1172年)起,提点刑狱司兼管本路的经、总制钱(杂税)的督责征收。在辖地辽阔而又荒僻的广南西路,嘉定十五年(1222年)起,除在路(漕司路)首府静江府(今广西桂林)设司外,还在南部的郁林州(今广西玉林)设司,广西提点刑狱官分时到两地办公,就近受理与督察狱讼案件。

    各路的提举常平司情况比较复杂。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废罢提举常平司,次年八月又复设。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设立经制使司后,将常平司并入,长官称经制某路干办常平等公事,同年九月废经制使司后,复设提举常平官附属于提点刑狱司。绍兴十五年,设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才又“合依旧法为监司”,通常只称常平司。

    州、县级地方政权,南宋时变化较小。这里不再赘述,参看前面北宋时期州县制度。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 李白为什么能够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力士脱靴”真有其事吗?

    按照史料的记载,这个事儿是真的。而且结果是,李白因此砸了自己来之不易的饭碗。

    李白为什么能让高力士给他脱靴?

    无非是三点:

    一、当时李白确实是玄宗皇帝眼前的红人,自觉有资格可以乘机捉弄一下他看不上的奸臣。

    高力士再嚣张跋扈,他可以不扯李白,但他得给皇帝面子,皇帝如果有让他这么做的意思,他只能照做。

    李白入朝,是很风光的。唐明皇亲自从御辇上下来迎接,又赏赐他一起吃饭,更荣耀的是,他亲自调了一碗汤给李白。

    这就不得了了!放眼天下,没几人能有这高规格的待遇啊?一时间李白风头无两,红得发紫。

    高力士冲着皇帝对李白的热乎劲,不得不跟着,表现出把李白非常当一回事儿的样子来。

    二、李白仗着有才,有些飘飘然,玩得没了尺度,才敢让高力士脱靴。

    换成别人,就是高力士想给他脱靴子,人家也不会让啊!

    都说“宁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那高力士是啥人呢?谁傻到往他肉里刺钉子,不怕他以后报复你啊。

    可李白这么干了,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不以为然的架势。他是扬眉吐气了一回,但估计高力士心里已经气得吐了老血了。

    三、李白当时喝醉了,有酒壮胆,平时清醒时,可能也不会出现这事儿。

    “力士脱靴”真有其事吗?

    还真是确有此事。

    一、《旧唐书》和《唐才子传》里都有记载。

    这两本书里,都是同样的说法。

    原句是“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

    翻译过来就是,让高力士脱靴子,高力士认为是一种耻辱,摘取李白写的《清平调》中“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的句子,激怒杨贵妃,皇帝一要给李白封官,杨贵妃就阻止。

    高力士是怎么用李白的诗激怒杨贵妃的呢?

    他挑拨说李白把她比作汉成帝的妃子赵飞燕。赵飞燕,那祸国殃民呐,下场也很悲惨,被贬为庶人,最后自杀了。

    他这不是讽刺你呢吗?而且还诅咒你。杨玉环听了,是这么个意思啊。她能不生气吗?

    二、《唐才子传》里也是差不多的表述。

    区别就在于多了一句:

    “左右以水酬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

    为什么要用水泼脸洗脸呢?为了醒酒啊!用凉水让他精神精神。

    李白让高力士脱靴的后果是什么呢?

    这后果是相当不妙。

    杨贵妃是夜夜吹枕头风,说李白的不是;高力士是日日敲边鼓,讲李白的坏话。

    结果就是李白的供奉翰林干不下去了。唐玄宗受不了宠妃和宠臣天天不高兴地唠叨,手一挥,你哪来回哪去吧。

    就这样,李白总共才当了不到两年的官儿,就又游山逛水去了。

    当然,他不亏,走的时候,唐玄宗赏了他不少金子。

  • 张志和的《渔歌子》表现作者怎样一种的心境?

    一、从写作背景看:张志和少年成名,随后平步青云,官至正三品,但因“力谏”不准而被贬。又遇父亡,母死,妻卒。这样的打击,对一个人是何其大呀!不是谁都能承受的了的。在这样的现实中,他能写出这首词,表现出了他豁达,大度,看淡仕途,向往归隐的心境。

    二、从词的内容看,前边写美景如画(青山,绿水,白鹭,桃花,鳜鱼),后边写一位渔翁,在山水间垂钓,乐此不疲,即使“斜风细雨”也“不须归”(不用着急回去)——你说我现在不钓钓鱼,赏赏景,去干啥呢?——表现出他归隐后的自然,平和的心境。

    张志和虽然是“大家”,但贬官,亲人亡故,对他的打击确实太大了,以至于他后来英年早逝!



  • 竹林七贤,建安七子,元曲四大家,扬州八怪,酒中八仙都有谁?有什么故事?

    竹林七贤,建安七子,元曲四大家,扬州八怪,酒中八仙都是古代文人名士的合称,在诗词、杂剧、散文、书画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建安七子是汉朝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建安七子和“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的诗文创作形成俊爽刚健风格,建安风骨掀起一个诗歌高潮。

    建安七子中孔融是北海国相,因为触怒曹操被杀。其余六人全部投靠了曹操,巧合的是,这六人除了阮瑀早死,剩下的五人全部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疫病。

    阮瑀的儿子是阮籍、孙子是阮咸,是竹林七贤中的两位,祖孙三代都是文人名士。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因为经常在山阳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

    竹林七贤是当时的贤士,放荡不羁,但在当时曹魏和执掌大权的司马家族对峙下,七人也走向了不同道路,最后分崩离析。

    嵇康、阮籍、刘伶是七人中最出名的,也是出仕曹魏不满司马氏的人物。嵇康的文学成就很高,并且擅长音乐,曾奚落钟会,最后因为触怒司马昭被处死,从此广陵成绝响。阮籍是建安以来第一个全力创作五言诗的人,后世的陶渊明、李白等诗人都是对他的继承和发展,在嵇康死后,阮籍佯狂避世不再出仕。刘伶最出名的就是嗜酒如命,出去也是坐着鹿车带着壶酒,仆人扛着锹跟着,死了就把他埋了,刘伶醉酒的典故也是有了后世流传至今的刘伶醉。

    山涛、向秀、王戎、阮咸四人在西晋建立后,大多出仕,这四人知道的人比较少。山涛是年事最大的一个,也是竹林七贤实际的组织者,嵇康、阮籍、向秀发现结识的。刘禹锡有句诗“怀旧空吟闻笛赋”,其中典故就是写的向秀作品《思旧赋》,是向秀为追思好友嵇康和吕安所作。阮咸是阮籍的侄子,与阮籍并称“大小阮”。王戎是年龄最小、功名心最盛的一位,在西晋宦海浮沉。

    酒中八仙

    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酒中八仙是唐朝嗜酒好道的八位学者名人,这八人嗜酒如命、乐观放达。杜甫有《饮中八仙歌》,写了这几位名士狂放不羁的一面,在后世瓷器画面也常常绘有饮中八仙。

    李白的称号是“诗仙”,贺知章的称号是“诗狂”,张旭是著名的草书书法家,被称为“草圣”。

    李适之是李世民曾孙,李承乾的孙子,曾任左丞相;李琎是唐睿宗李旦嫡长孙,唐玄宗李隆基的侄子,被封为汝阳郡王;崔宗之是宰相的儿子,袭爵齐国公;苏晋袭封河内郡公,后任吏部侍郎;焦遂是一介平民,事迹记载也不多,因为嗜酒如命、酒量惊人而出名。

    饮中八仙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好喝酒,能喝酒。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元曲四大家是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

    关汉卿是四大家之首,是我国戏剧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被誉为“曲圣”,作品有脍炙人口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等。

    白朴的主要作品有《梧桐雨》)、《唐明皇游月宫》、《东墙记》等。

    马致远的小令很多,最出名就是《天净沙·秋思》,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与《拜月亭》《西厢记》合称元杂剧三大爱情剧。

    扬州八怪

    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也常被称为“扬州画派”。关于扬州八怪的具体人物说法不一,八字也可看作数词,同时期画风相同的几人也可列入,最被公认的还是上面八人。

    扬州八怪大多出身贫寒,经历坎坷,靠卖字画为生。他们的书画作品大胆创新,不同于古人,不追随时俗,近现代名家齐白石、徐悲鸿等画家都有受他们作品影响。

    金农怪在才,精通篆刻、鉴定,工于诗文书法画作,擅长画花鸟、山水、人物,最擅长的是墨梅。

    郑燮就是郑板桥,怪在传奇。郑板桥诗书画三绝,画作擅长画兰、竹、石;书法以“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而独创一格的“板桥体”,自称“六分半书”;诗文也写得极好,课本上学过他的七言绝句《竹石》。

    黄慎怪在悟性,人物、山水、花鸟无一不精,诗文、狂草书法,绘画三绝。

    李鱓怪在命,被两次革除科名一次贬官后到扬州卖画为生。李鱓工诗文书画,擅长花卉、竹石、松柏,后又拓展了写意花鸟画的表现领域。

    李方膺怪在倔,工于诗文书画,擅长梅、兰、竹、菊、松、鱼、人物、山水等,尤其精于画梅。

    汪士慎怪在人,善于绘画书法,金石篆刻,尤其善于画梅。

    罗聘怪在使命,擅长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善画《鬼趣图》,画鬼态无不极尽其妙。

    高翔怪在淡泊,一生都是布衣之身,他擅长画山水花卉,也精于写真和刻印。

    在古代有很多文人合集,这些称谓到现在依然也是很多,四大、四小、十大等等的,再列举一些其他的文人并称。

    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相如、司马迁

    司马相如是西汉辞赋家,汉赋的奠基人,被誉为赋圣、辞宗,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古琴曲《凤求凰》。

    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鲁迅先生曾评述“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史界两司马

    司马迁、司马光

    西汉的司马迁和北宋的司马光,一个创作了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个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在史学界有着重大影响。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汉赋四大家是西汉和东汉四位汉赋家,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

    扬雄是西汉时京城的文化巨擘,被后来的学者誉为“汉代的孔子”。

    班固是东汉时期史学家、文学家,曾修撰《汉书》,他的《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

    张衡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发明家,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被誉为“科圣”。张衡 还是著名的文学家,有《二京赋》、《归田赋》等名作。

    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

    三曹是汉魏时期曹操和儿子曹丕、曹植的合称,他们的作品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

    曹操的作品有《观沧海》《龟虽寿》等;曹丕的《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曹植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有名作《洛神赋》、《白马篇》等。

    二陆

    陆机、陆云

    二陆是西晋时期文学家,陆机、陆云是兄弟,是东吴名将陆逊的孙子、陆抗的儿子。陆机还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南朝三谢

    谢灵运、谢惠连、谢朓

    南朝三谢是南朝时期的陈郡谢氏族人的三位名士。

    南朝刘宋时期名士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是山水诗派鼻祖,被誉为当世最出色的诗人。

    谢惠连是谢灵运的族弟,南朝刘宋文学家。

    谢朓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和谢灵运合称“二谢”,是南齐诗人,擅长山水诗创作。李白有句诗“中间小谢又清发”,就是说的小谢谢朓。

    竟陵八友

    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竟陵八友是南齐永明年间的一个文人集团,由竟陵王萧子良召集。

    萧衍后来成为南朝梁开国皇帝。

    沈约是南朝梁开国功臣,是南朝文坛领袖。

    元嘉三大家

    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元嘉三大家是南朝刘宋文坛的三大才子,元嘉是刘宋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初唐四杰是中国唐代初年的四位文学家,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

    初唐四杰的名作很多都在课本上出现。

    王勃的《滕王阁序》千古留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到极致,还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是广为流传。

    杨炯的《从军行》有名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的“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广为流传。

    骆宾王的《咏鹅》儿童都会背,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

    文章四友

    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

    文章四友是初唐四位诗人的合称,他们都是身居高位,苏味道、李峤更是曾跻身相位。虽然他们的诗作和宫廷诗人的作品没有太大差别,但在诗律和诗艺的研练方面有很大进展,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最有诗才,使五言律的创作首先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他还是“诗圣”杜甫的祖父。而苏味道则是苏轼先祖。

    仙宗十友

    司马承祯、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

    仙宗十友是五代以来的古代文人,对活动于初盛唐时期的十位文人追慕而提出的一个称美性质的范畴。

    竹溪六逸

    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

    竹溪六逸是唐朝开元年间隐居于竹溪的六位名士。

    开元年间,李白移家山东,结交山东名士,隐居徂徕山,寄情于山水林泉,纵酒放歌。

    吴中四士

    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

    吴中四士是初、盛唐之交时,吴中地区的四位名士。

    张若虚的诗只留存两首,但是一首《春江花月夜》就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贺知章的诗存世有19首,其中的《咏柳》、《回乡偶书》也是脍炙人口。

    张旭是著名书法家,擅长草书,被誉为“草圣”。

    包融是诗人,诗作留存有八首。

    四大边塞诗人

    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四大边塞诗人是盛唐时期的四位诗人,他们的诗作主要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

    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唐朝时进入黄金时代,代表人物还是这四位,留下了很多诗作名篇。

    大历十才子

    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耿湋、夏侯审

    大历十才子是唐朝的十位诗人,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他们秉承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寄情于山水,歌颂升平。

    这十人的生卒年都不详,留下的诗作也不是很多。

    古代四大才女

    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卓文君

    四大才女是古代才华横溢,因绝世才华惊艳千古的女子。

    蔡文姬是汉末三国时期才女,有古琴名曲《胡笳十八拍》。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上官婉儿是唐代诗人,有“巾帼宰相”之名。

    卓文君是西汉才女,她的《白头吟》中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至今依然很流传。

    蜀中四大才女

    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峨

    蜀中四大才女是四川历史上的四位才貌双绝的女子。

    薛涛是唐朝人,花蕊夫人是五代十国后蜀孟昶的妃子,黄峨是明代时期人。

    唐代四大女诗人

    李冶、薛涛、刘采春、鱼玄机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坛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苏

    苏轼、苏辙、苏洵

    三苏是北宋散文家苏洵和儿子苏轼、苏辙的合称,号称一门父子三词客。苏轼文、诗、词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的词作极美,很多还富有哲理。

    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苏门四学士是苏轼门下最受欣赏和重视的四人,他们都曾受到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文学造诣也很高。

    这四人的诗词也都很是唯美,有很多传世名句,像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苏门六学士

    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

    苏门六学士是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与李廌,也被称为"苏门六君子"。

    苏门后四学士

    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

    苏门后四学士也是苏轼文学的传人,元祐文坛的中坚,不过他们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比较少。

    宋词四大家

    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宋词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宋朝词人大家也是辈出。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他们词作名篇精品众多,对当时以及后世的文坛,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济南二安

    李清照、辛弃疾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婉约派代表人物;辛弃疾字幼安,是伟大的豪放派词人,两人都是济南人。

    永嘉四灵

    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

    永嘉四灵是南宋末年四位浙江永嘉籍诗人。

    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因为他们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所以有这个称号。

    宋四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

    宋四家是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他们代表着宋代的书法风格,而且成就最高。

    苏轼不仅诗词出众,也擅长书画,他的书法博取历代名家后自成一家,擅长写行书、楷书。

    黄庭坚出自苏轼门下,后与苏轼齐名,书法上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并且开创出了中国草书的又一新境。

    米芾在书法上用功最深,擅长篆、隶、楷、行、草等书体,成就以行书最大,他的《蜀素帖》人称“天下第八行书”,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蔡襄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在当时为人推崇备至,极负盛誉,不过他的作品传世较少。

    二王

    王羲之、王献之

    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都是伟大的书法家,在书法史上艺术地位和声望极高。

    王羲之擅长隶、草、楷、行书,他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书法影响了后代的书法大家,楷书四大家、宋四家这些书法大家都极为推崇王羲之,所以他享有“书圣”美誉。

    王献之精通楷、行、草、隶各体,尤其擅长行、草书,东晋到唐代,他的影响超过了父亲王羲之。一直到唐代李世民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才使王羲之的影响更大,因为王献之杰出的书法造诣,被称为“小圣”。

    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楷书四大家是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分别是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朝的赵孟頫。

    欧阳询的字体被称为“欧体”,世称“唐人楷书第一”,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是书法史上继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柳公权的字体自成一家,号称柳体,和颜真卿的颜体相比有“颜筋柳骨”之称。

    赵孟頫是元代最显赫的画家,还擅长篆、隶、真、行、草书,尤其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他的“赵体”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在朝鲜、日本也非常风行。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南宋时期的四位诗人,他们的诗作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陆游的诗存世有9300多首,杨万里的诗存世有4200余首,是古代留存诗作极多的诗人,范成大也有很多名篇上过课本。尤袤就比较陌生了,他的大量诗稿在一次火灾中全被焚毁,现在留存极少,尤袤喜欢藏书,他根据藏书编的《遂初堂书目》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版本目录。

    明初吴中四杰

    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吴中四杰是元末明初诗人时期吴中的四位诗人,他们全以文名著称于世,其中又以高启的成就最高,被称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

    吴中四才子

    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

    吴中四才子就是江南四大才子,是明朝中叶时期吴中地区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名士。

    这四人中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人不仅会写诗,而且擅长书法、绘画,并且以画或书法闻名于世,在现在博物馆仍藏有他们的真迹。

    徐祯卿被人称为“吴中诗冠”,以诗歌名满士林,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

    前七子

    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前七子是明朝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流派。

    后七子

    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后七子是明朝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

    清词三大家

    纳兰性德、朱彝尊、陈维崧

    清朝康熙时期是清代词坛最盛期,这三人是当时词坛奇才。

    纳兰性德的词作犹为精美,代表着清代婉约词的最高水平。

    清初三大家

    侯方域、魏禧、汪琬

    清初三大家是清初的三位散文家,其中以侯方域的影响最大。

    公安三袁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公安三袁是明代晚期三位袁姓的散文家兄弟,他们兄弟三人是湖北荆州公安县人,他们的文学流派被称为“公安派”。

    岭南三家

    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

    岭南三家是清初岭南地区的三位诗人,他们在当时岭南地区最享盛名。

    乾嘉三大家(江右三大家)

    袁枚、蒋士铨、赵翼

    乾嘉三大家是清代中叶的三位文学家,以袁枚为主。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与纪晓岚齐名,是“性灵诗派”的倡导人。

    江左三大家

    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江左三大家是明末清初诗人,三人都曾在明朝出仕,明朝灭亡后又出仕于清朝,其中钱谦益更是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

    桐城三祖

    方苞、刘大櫆、姚鼐

    桐城三祖是清代时期的散文家,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早期的三位重要作家,他们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

  • 历史上突厥为什么会消失?

    突厥,并非一个单一的种族概念,而是一个操突厥语的各个族群的统称。这一点,与汉民族相似。

    突厥没有消亡,突厥语民族至今仍是世界上一支有影响力的群体。主要分布在从中亚经高加索地区,到小亚细亚的六个国家: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

    1,突厥的起源

    关于突厥的起源,说法很多,这是因为人类的历史是由农耕民族所记载的,当一支游牧民族进入农耕民族的视线,便会留下记载,反之则很难考证。

    按照一般的说法,突厥源自从里海至阿尔泰山的西域,是匈奴别部,后来成为柔然的“锻奴”,也就是铁匠,一直受柔然所统治。

    2,突厥的崛起

    突厥,是我国北方第四个一统大漠的游牧民族,前三个分别为匈奴、鲜卑、柔然。

    公元540年,突厥这一族群开始在中国史册中出现。

    公元552年,突厥击败柔然,一统大漠,实现了“翻身农奴把歌唱”。

    这一时间,正是我国的南北朝时期。

    巅峰时期的突厥人,其势力从大兴安岭一直延伸到里海之滨,中原隋唐之际的各大势力纷纷向其称臣,包括建立唐朝的李渊。

    3,突厥的衰落

    突厥在隋朝之时一分为二:西突厥和东突厥。

    至唐朝之时,曾逼迫李世民签下渭水之盟。

    后来李世民励精图治,于公元630年派李靖李绩北上灭东突厥。

    至李治时期,苏定方于公元657年灭西突厥,至此大唐版图深入西域到达咸海之滨。

    4,东突厥的结局

    公元682年,东突厥后人叛唐复国,建立后突厥,重新崛起于蒙古草原。

    公元745年,唐朝与回鹘联手攻灭后突厥汗国,东突厥一部分融入回鹘,还有一部分融入了华夏。而回鹘便是今天维吾尔族的前身。

    5,西突厥的西迁之路

    西突厥被唐朝灭了之后,依然活跃在中亚地区。

    从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国灭萨珊波斯开始,阿拉伯势力开始进入中亚。

    之后,随着我国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退出了中亚的争夺,突厥人逐渐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雇佣兵,并在萨曼王朝的影响下皈依了伊斯兰教。

    突厥+伊斯兰,从此将开始影响整个中西亚。

    阿拉伯帝国从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开始,便一直受波斯人掌控朝政,波斯人甚至在西亚建立了布韦希王朝,是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成为了傀儡。

    至公元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作为哈里发的雇佣军攻入巴格达,驱逐了波斯人的势力,之后其首领被哈里发授予“苏丹”的称号,又称“东方和西方之王”,史称塞尔柱帝国。

    公元1071年,塞尔柱帝国在小亚细亚大败拜占庭帝国,引起了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恐慌,于是“十字军”开始了两百年的东征之路。

    6,奥斯曼帝国和帖木儿帝国

    公元1141年,塞尔柱帝国在中亚卡特万之战中被西辽击败,从此开始分崩离析。

    其中亚部分被花剌子模所接收,而西亚部分则分化为罗姆苏丹国,而奥斯曼便是罗姆苏丹国的一支。

    公元1299年,突厥人奥斯曼一世在小亚细亚建立了绵延六百年的、地跨亚欧非的奥斯曼帝国,这便是土耳其的前身。

    中亚的花剌子模后来被蒙古人所灭,蒙古人在中亚建立了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后来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察合台汗国的女婿帖木儿于公元1370年自立为汗,这便是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是一个突厥化的蒙古人,也属于突厥语族。

    7,乌兹别克汗国的崛起

    帖木儿帝国,奠定了今日中亚的基本格局――突厥语+伊斯兰。

    公元1507年,乌兹别克汗国崛起灭了帖木儿帝国,之后中亚各个族群开始形成,哈萨克人、土库曼人、乌兹别克人等分别开始建立自己的汗国,并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五个斯坦。

    需要注意的是,中亚的塔吉克斯坦属于东伊朗语系,与其它四个斯坦不同。

    而帖木儿的后人则南下进入印度,于1526年建立了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尔帝国。


    以上便是突厥人近两千年的历史主线,突厥人是一个使用突厥语的、影响了从中国直到小亚细亚的族群,至今土耳其仍以突厥人的领袖自居。

  • 历史上有哪些有趣的案件?

    必须说说“新龙会”了,一个真实的,却又让人难以评价的案件。

    2000年9月16日晚上,在四川泸县嘉明镇马岩村,在一座佛庙里,明晃晃的烛光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5个年轻人在菩萨面前歃血为盟,宣布“新龙会”成立。

    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五个创始人吧。

    谢藤军,当年20岁,小名谢二娃,农民,绰号“座山雕”,因为年龄最大,被推举为老大。

    江波,当年18岁,农民,绰号“狐狸”,新龙会老二。

    李宗建,当年16岁,绰号“雪豹”,当地纺织厂工人,新龙会老三。

    钟伟,当年16岁,绰号“狼圣”,学生,新龙会老四。

    唐亮,当年16岁,绰号“狂刀”,学生,新龙会老五。

    这五个人提出了他们的宗旨:发展兄弟、对抗异己。

    为了更好的发展,新龙会还明确了几个人的分工。谢藤军身为老大,管理帮会的全面工作;李宗建负责“外交”,全面负责带领小弟打架的事务;钟伟负责财务和内部工作……

    当然,五个人是不够的。于是,他们开始发展成员。入会条件很简单:为人耿直,不出卖帮会,听老大的话,交会费(每个月5—20元)。

    因为当地还有一些其他的帮会,比如“飞鹰帮”、“飞龙帮”……很多被欺负的学生,都纷纷加入新龙会,寻求靠山。从初一的学生,到高一的学生,积极踊跃的加入了进来,最巅峰时期发展了97名成员。


    2000年11月的时候,他们还找了个废弃的砖瓦厂,像模像样的搞了个入会仪式。附近的居民虽然注意到了,但是总觉得就是小娃娃们闹着玩呢……

    (帮规)

    这么庞大的帮会,自然和其他团伙会有争执。比如在2000年10月的时候,和当地的“飞龙帮”起了摩擦。谢老大决定解决这件事,于是用收上来的帮费购买了钢管等“武器”,准备打一场大仗。

    但是,因为动静太大,惊动了居民和派出所,所以,没打成。

    为了让帮会成员有胆量,他们还组织一些犯罪活动。

    比如,2000年9月,谢藤军借口某男孩撞到了朋友,于是对人家一顿暴打。

    2000年11月,谢藤军带领手下对一位骑车人一顿暴打,致对方轻伤。

    ……

    但是,谢藤军发现,帮会有“经济危机”了。

    虽然要收帮费,但是都没钱,收不上来。按照谢藤军后来交待的,一共就收了70多块钱……估计都花在买钢管上了……

    那怎么办?

    无奈,他们只好开设了“神偷堂”,招募了有经验的邱小林当堂主,专门负责偷窃,维持帮会运作。

    神偷堂的战果很“辉煌”:11月24日,盗走了某住户影碟机和存折;12月底,盗走大田乡供销社大楼新合金窗9扇;2001年1月5日,又盗走大田乡一酒店彩电一台和酒肉等物品……

    后来,他们偷窃的时候,还会留下一张纸,上面写着“债主”

    老百姓都很纳闷啊,怎么就有了债主了?没欠人家钱啊!

    原来,谢老大想表明是自己亲自带队,作为老大,留下“寨主”的名号!但是字写错了……


    2000年11月的时候,为了发展帮派,他们在距离嘉明镇5公里的深山林场里找到几间废弃的房屋,当做训练基地。

    在这里,他们打地铺,买来了米和菜,专门进行打架训练和偷窃训练……

    按照新龙会的长远打算,这地方选的很好:第一,这里空气好,适合训练;第二,很好的队伍集合地;第三,这里山路远,崎岖难行,“出事”后可以作避难所。

    正当新龙会准备扩大规模,招募女会员,挑选压寨夫人的时候,公安干警来了,一举将他们剿灭了……

    被捕后,老大和抱怨起了神偷堂堂主▼

    而且,老大还表示,被抓其实是好事,“因为我发现,会员多了之后,我的能力不够,已经招呼不过来了。如果不被抓,新龙会的将来很难估计。但是可以肯定,是会发生我也不能预料的大事。”

    很有自知之明嘛!

    最后,新龙会的骨干成员都被判处劳动教养或者少年管教一至三年的时间,新龙会覆灭。

    虽然新龙会的事迹稍有一些“搞笑”,但是冷静下来想想,如果不有效的遏制和打击,现在的小帮会会变成以后的大帮会,现在的小偷小摸也会变成以后的杀人放火……细思极恐。

  • 为什么武则天对自己儿子这么残忍,却偏偏宠爱太平公主?

    武则天对儿子都很残忍,却为何对太平公主如此宠溺?

      做武则天的儿子,的确是没什么好的。人家家的皇子子凭母贵,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四个,却个个活得胆战心惊,和母亲之间也没有什么母慈子孝的戏码,基本上是鸡飞狗跳,矛盾重重。武则天对儿子们都很残忍,原因也不难猜,她不是普通的女人,她想当的是女皇,但皇位只有一个,所以她注定是要和儿子们争权力的。李弘李贤两个和她是要明争,李显李旦两个和她就是暗抢,谁赢了都不会放过对方,所以嘛,武则天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待儿子,也就不难理解了——她又不是普通的母亲,她要做的,是史上第一女皇!

      武则天对太平公主宠溺吗?

      感觉上,似乎应该是宠溺的,因为太平公主不会和她争皇位,也没办法继承李家的皇位,别说太平不能当皇帝,就算是能当,也只能从武则天这传,所以啊,不用担心放心爱。她宠女儿还可以得到更好的名声啊,退一步讲,也可以填补心灵的空虚啊。

      人们也都觉得太平公主得到了许多宠爱。表面看来,武则天为了上位,杀死了亲生女儿,杀死两亲生儿子,那两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咔嚓掉,只有太平公主,活蹦乱跳地,很自在,不用担心她母亲会杀她,武则天恨不得把一个女人能得到的所有的好处都给她。

      可是,这都是在没有权力相争的情况下,才有的“母慈女孝”,一旦涉及到斗争,什么宠溺,什么孝顺,都是假的。

      别的不用多说,就拿薛绍来说事。薛绍和太平的婚事,是李治定下的,薛绍的母亲是李治的同母妹,薛绍本人条件相当不错,品性也很好,两人成亲,规格之高,轰动京城,婚后两人感情也很好。李治去世后,薛家站在李唐皇室那一边,和武则天成了敌对关系,薛绍的大哥涉嫌谋反,薛绍并没有参加,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武则天把薛绍一起给弄死了,当时,太平公主25岁,幼子满月。

      薛绍的死,对太平的打击应该是很大的,当然了,史书也没记太平的心情,她有没有向武则天求情?不知道是史官没记,还是根本没求。人们知道的是,后来,武则天就增加了太平的食邑,再后来,武则天替她毒死了武攸暨的老婆,让她再嫁了个好丈夫。

      这么看,又很宠爱咯?把她丈夫杀掉了,再换个就是,天底下好男人多的是,好男人结了婚,就把他妻子毒死,哎,这思路,真的清奇无比。不管怎么说吧,武则天呢,没要太平公主的命,还给了她富贵荣华,也接受了太平公主给她的各种馈赠,时人看着,母女感情应该还是很好的嘛。

      在咱们看来,这对母女,关系其实很平常。放眼看整个历史,和别人家的母女比一比就会发现,也不过如此,只能算是有些感情,至于宠溺,个人感觉谈不上。可是话又说回来,武则天她就不是普通人。

      和武则天对待她身边的人来看,她对太平,无疑是相当宠的。武则天成功登顶的路上,死了无数人,包括她的儿子女婿们,对他们来说,太平公主得到的,不但是生命,更是有爱了。

      帝王之家,要谈亲情,真的很奢侈。和常人比,武则天无疑是残忍的,但是和汉武比,似乎就又是仁慈了,毕竟她没有把李家的人连根拔起,为了皇位,她也没有一日杀三子,晚年经过多番思考,还政于李氏,没有引起国家动荡,还算是有功德吧。

      巴拉巴拉的,抛砖引玉咯。期待朋友们的关注。

#悬疑 #井柏然 #宋威龙 #郭丞 #洪尧 #汪铎 #张舒沦 #师悦玲 #侯桐江 #